七一社区        注册

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工作的典型特征

代玉启

2015年10月20日1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结合国内外的新形势、新变化、新动向做出一系列关涉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部署,提出许多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体现了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高度统一,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有效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而且促进了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提升,更加彰显了这一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生命线”的时代价值。

顺势而为。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是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思路。

准确研判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变化,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前提。从宏阔视野来看,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内发展黄金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纠缠,呈现出短期矛盾和长期矛盾叠加、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并存等新特点。从思想理论领域看,互联网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主战场。网上网下、校内校外,各种社会思潮粉墨登场、各种主张观点频频发声,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更加明显,多元中立主导、多样中求共识、多变中定方位的难度在增大。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曾说:“中国不会拒绝互联网这种技术,因为它要现代化。这是我们的可乘之机。我们要利用互联网把美国的价值观送到中国去”。西方国家将政治强权、文化霸权与网络霸权优势结合起来,打着“网络自由”“言论自由”“宗教自由”等旗号,不遗余力地向我国贩卖、兜售西方价值观,对我国的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立足国内外的严峻形势,切准世情、国情、党情、民情、舆情脉搏,新一届党中央针对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出现的新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坚持继承与发展有机结合,不回避矛盾、不左右摇摆、不瞻前顾后,增强主动性、打好主动仗,通过系列重要会议和讲话、系列文件传达和贯彻落实、系列“组合拳”出击、领导带头示范等方式帮助干部群众较快地划清了是非界限,澄清了模糊认识,统一了人们的思想,打牢了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形势明显向好,人们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满意度逐步上升,人们的精神生活不断充实、精神世界更加丰富,主旋律更加响亮,意识形态领域正能量更加强劲。

凝聚共识。人立而凡事举。一个国家、民族的强大,不能没有共同的精神支柱和价值观。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致力于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全民共识,集聚中华民族蓬勃发展的精神伟力,铸造兴国强国之魂。

价值观是人的主观价值判断,不同的阶级、不同的利益集团、不同的民族,基于不同的思想文化、站在不同的立场,会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对事物、对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看法。要将全社会的多元、多变的思想意识凝聚起来形成合力,必须有与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相适应、能形成广泛共识的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我国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承载着近代以来国人上下求索的追求,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最大公约数。

习近平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方式全覆盖普及、全媒体宣传、全方位融入,在从历史到现实的演进、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从个人到社会的提升中帮助人民群众明白“什么样的中国,才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伟大国家?什么样的社会,才是令人向往的理想家园?什么样的人生,才有内心的安宁和恒久的幸福?” 进而使社会主义价值观向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精神一变天地宽。共识的凝聚,思想精华的汇聚,国家之德、社会之德、公民之德的涵养,对国家、社会、群体和个人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强调担当。责任使人负重,更使人充实和成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要求较多,这些内容和要求往往不能直接作为思想政治工作面向人民群众的宣教素材,需要结合人民群众的具体情况确定相应的抓手,才能和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生活实际发生实质关联。增强包括党员干部、青少年在内的每一位公民对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面对矛盾时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时敢于挺身而出、面对歪风邪气时敢于坚决斗争,是十八大以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落脚点,是人们群众可感知、可领会、可践行的有益抓手。

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中,多次使用“担当”这一概念:他上任后不久,在2012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这么说过:“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做到讲实话、干实事,敢作为、勇担当,言必信、行必果。”2013年1月22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的讲话中,他又强调:“该承担的责任必须承担”,“要有担当意识,遇事不推诿、不退避、不说谎,向组织说真话道实情,勇于承担责任。”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他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2013年6月1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他又一次强调,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担当、敢于坚持原则”。2014年2月7日,习近平同志在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主持人布里廖夫的专访时明确说: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2014年6月30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精神特质”,“我们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 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 ”。

就人的全面素质而言,知识与能力为术,方法与手段是桥,立场和目标为道。知识能力、方法手段固然重要,但纵然能力再强、方法再精,若无正确立场与坚定目标的指引和规约,不可能成为人间正道的弘扬者、国家使命的践行者、家庭单位责任的担负者,相反可能沦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甚至是祸国殃民的危害者。马克思指出,“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聪明的人、出色的诗人,但他决不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确实,只关注个人利益和人生享受,或许能过上惬意的生活,但如此的人生只是转瞬即逝的泡沫,在历史的长河中泛不起一点浪花。

落细、落小、落实。接地气才能有人气,才能有深入人心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感染力。千篇一律式的标语口号、搞形式、走过场费时费力、劳民伤财,却不等于浸润人心。十八大以来,通过设置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的载体和形式,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从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具体问题抓起,找寻恰当的着力点,让教育目的融入有意、化于无形,成为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是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与手段创新的基本表现。

对象细化、分类指导,避免一般化。例如,就作为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施芝鸿梳理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面向党内外36个不同社会群体的分类指导要求。这些群体中,既覆盖了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员等党和国家高级干部,也覆盖了县委书记等基层干部;既覆盖了工人、劳模和先进人物,也覆盖了年轻一代高技能人才;既覆盖了科技、文艺、教育工作者和央企负责人等传统范畴的社会群体,也覆盖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等新社会阶层人士和党外代表人士等。对不同的群体开展工作,需要有基于工作对象职业、责任的不同要求。随着针对性的提升,实效性也相应提升。

手段实化,找准焦点,避免“雨过地皮湿”。学雷锋志愿服务、诚信教育、勤劳节俭教育(光盘行动)、党员干部“三严三实”教育、寻找最美人物、道德模范评选表彰;优良家风、校训、企业精神;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这些平台和载体就在民众身边,毫无“高大上”的隔阂感、动辄否定的先入为主式判断,自然容易引起民众的共鸣。

革新话语。话语是一种重要的权力。写文章、谈话、发言、作报告等,是思想政治工作常见的场景。如何才能避免思维程式化、内容脸谱化、形式呆板化,令人昏昏欲睡甚至望而生畏,进而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群众中失去感召力、亲和力?什么样的话语才能让群众愿意看、看得懂,愿意听、听得进,令人如沐春风,所谈的话题和内容让人入脑入心?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谈到,“在宣传方面,西方国家是很有一套的……做‘看不见的宣传’。他们的策略是,上乘的宣传看起来要像从未进行过一样,最好的宣传应该是能让被宣传的对象沿着你所希望的方向行进,而他们却认为是自己在选择方向”。这就对思想政治工作话语提出生动、有趣、注重“用户体验”“解渴”等要求。

善选小切口,融入大视野。在谈话、发言中不面面俱到谈过多话题、不是像毛主席批评过的那样八股文式的“甲乙丙丁”“开中药铺”,而是针对问题实际,选择小的切口谈某一个或某一类问题,但又不拘泥于问题本身,而是小中有大,小切口中有大视野。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5月4日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说,“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人生之路,有坦途也有陡坡,有平川也有险滩,有直道也有弯路。”语言精辟,文字优美,朗朗上口,毫无晦涩之感。

提倡短、实、新,反对长、空、假。发言的质量与长度无必然关系,短即力求简短精炼、直截了当,要言不烦、重点突出;实即少说正确的废话、无用的空话,讲符合实际的话、管用的话、反映自己真实想法的话;新即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上有新思路、新举措、新语言,力求思想深刻、富有新意。

善用百姓语,精心讲故事。人民群众常用的一些谚语、俗语,反映民间生活智慧,有时比书面语更能形象、深刻地表达某一观点。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在首次记者见面会上谈到党风问题时讲“打铁还需自身硬”;将理想信念比喻为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精神上“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讲反腐败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制度建设不能“牛栏关猫”,等等。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在故事中阐释道理,比直接讲道理、解释理论更能吸引工作对象的关注。例如,2013年11月16日,习近平同志在山东菏泽召开的座谈会上,给市、县委书记们念了一副清代某县衙的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在历史长河中的比对中,清代县令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值得现在的市、县委书记们长久思之。

(作者系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朱书缘、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