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唐任伍:形形色色的“层层加码”现象

2016年08月08日08:57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原标题:形形色色的“层层加码”现象

  【摘要】“层层加码”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误导中央和地方的规划决策、损害政府公信力、造成决策失误,并且污染社会风气。消除“层层加码”之风势在必行,要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破除错位的政绩观;要根治攀比风,建立终身追责制;要运用大数据,加强社会监督,减少各种评估和达标活动,及时矫正“层层加码”恶习。

  【关键词】“层层加码” 激励机制 社会监督

  所谓“层层加码”,是指每经过一个层次就增加一些砝码,通常指在贯彻某项政令或执行某一规章时,逐级增加新的内容或提出新的要求。“层层加码”在为官场上早已不是新鲜事物,可谓乃历数千年之未改一痼疾,其所由来者渐矣。

  今日之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目标高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任重道远,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淘汰落后产能、经济下行导致精准扶贫压力加大的形势下,需要上下同心,按照既定目标,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然而,一些地方和单位,既不认真领会上级指示精神,也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实情,而是不顾客观实际,不把功课做到实处,心浮气躁,投机取巧,弄虚作假,只做上篇文章、忽视下篇文章,以取得上级肯定和领导满意。为寻求“轰动效应”,层层鼓动,层层加码,好大喜功,欺上瞒下,在领导面前不报实情、不讲真话,报喜藏忧,一味取悦领导,把领导的喜好作为行事的准则。这种看似积极、求胜心切的浮夸之风,表面上以各种冠冕堂皇的形式表现出来,实则是形式主义的又一翻版,是“四风”披上新马甲,此风一长,后患无穷。

  “层层加码”之风表现形式多样,花样百出

  “层层加码”之风,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形式多样,花样百出。具体来说:一是指标数字“层层加码”。中央制定的五年规划和年度发展目标,确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传递到地方,不是自下而上,层层统计,汇总上报,而是由上而下,层层分解,层层下达统计指标,在上级指标基础上“加码”注水,从而导致GDP增长等指标数字越往下定得越高,出现地方GDP“增速高于全国、总量大于全国”的数字乱象。这种“数据掐架”有着重复统计、数出多门和基础资料不实等原因,但其深层次原因则是“数字出官,官出数据”的扭曲政绩观在推波助澜;完成精准扶贫人数、农民增收数字“层层加码”;新型城镇化实现程度指标层层下达、“层层加码”。GDP增速、投资、消费和进出口等数据上“大水漫灌”;甚至连棚户区改造、城乡居民收入等数据也被“层层加码”,注水造假,其做法简直到了疯狂的地步。为了维护虚高的“层层加码”注水数据,一些地方官员甚至采取“无收入来源空转财政收入、有收入来源的列收列支及借款缴税、违规调整入库品种和截留侵占上级收入和违规提前征收税款入库”等更为隐蔽手段,在公共财政收入上大做手脚。

  二是政绩考核标准“层层加码”。上级对下级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必要的考核是管理的重要环节,但传递到各级地方,为了表示本级落实上级指示的坚决,让上级放心,显示自己要求严,标准高,层层压缩完成任务时间,不惜拔苗助长,自作主张,将上级的考核标准拔高,任务加多,项目拓宽,砝码加重。上级要求富民工程,传递到某县某镇就变成了所谓的“四万工程”的“形象工程”:菜地“万亩黄花菜工程”,镇政府集中采购种苗,规定每家每户必须购买,但大部分农户反映,分到他们手上的黄花菜苗都是腐烂变质的,根本无法栽活,全镇实际栽种的地块只有5亩;某镇“万米绿色长廊工程”,镇政府强迫农民砍掉本已成排、郁郁葱葱的泡桐,改种葡萄,结果不仅毁坏了原有万米长林,葡萄也没有活几棵,结果农民不但没有从“四万工程”中得到任何实惠,还深受其害。老百姓讽刺说:“这不是造福而是生祸,不是政绩而是劣迹。”

  三是政策措施的“层层加码”。依循权力变通逻辑,社会上出现了“层层加码”加压潮。比如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和反对“四风”的法规制度是经过精心考虑、精密设计的,只有科学正确地执行,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用。但传递到地方,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改进作风缺乏完整准确的理解和把握,盲人摸象,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不顾实际,层层加码。中央“约法八章”,不少地方则扩充为“约法十章”;“八项规定”要求官员基层调研不安排宴请,而一些地方则演变为“自带干粮和方便面”;“八项规定”提倡开短会、讲短话,而一些地方则一味压缩会期,会议功能流于看文件、跑形式。“层层加码”搞成了“上面害病,基层吃药”“领导腐败,群众倒霉”,一些正当的福利补助甚至值班津贴都被取消了,结果弄得适得其反,老百姓意见很大。一些地方采取过犹不及的手段,在贯彻执行过程中“层层加码”,中央说选拔干部不唯选票,有些地方就干脆不看票了,说不唯分数了就一律不搞竞争性选拔了,说不唯年龄了就不重视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了,说不唯GDP了就不注重科学发展实绩了。中央说要整治裸官,结果到有些地方就变成搞一刀切、一风吹,盲目扩大化,甚至把“千人计划”专家也作为裸官清理了。国家出台宏观调控措施,针对性很强,指向明确,传递到地方,却被层层曲解、为我所用,变相加码,弄得地方不得安宁,真可谓“山外青山楼外楼,地方加压何时休”。

  “层层加码”误导中央决策,损害政府形象

  “层层加码”之风已经到了荒诞可笑的地步,看似地方对中央决策很重视,貌似管理严格、追求高标准完成任务,实际上是错位的政绩观温床上滋生出来的一种怪胎,是一些人为迎合上级需要向上级表忠心、表决心的一种形式主义、浮夸风,危害多多。有的基层群众不无痛惜地说:“任务多,担子重,俺们不怕,就怕脱离实际的层层加码。”层层加码之风实则是“重奖、攀比、达标、贪利”带来的恶果,危害极大,它损害党和政府形象、造成决策失误、污染社会风气,加重老百姓负担。

  一是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层层加码”者按照自己的喜好和小单位的利益,以貌似高标准、严要求的面目,任意曲解中央政策。中央出台的方针政策出了中南海就变了味,失了色,使得老百姓不能够得到真实的信息和党和政府政策带给老百姓的实惠,从而对中央的政策不理解。“层层加码”披着迷惑人的外衣,实际上是少数人不顾客观实际,为了地方利益和个人升迁说假话、大话,玩数字游戏,弄虚作假,最终脱离群众,失信于民,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二是误导中央和地方的规划决策,损害政府公信力,造成决策失误。正确的决策来源于对真实信息的分析和归纳。上级部门的决策来源于对基层情况的准确判断,如果下级采用“层层加码”的手段取悦于上级,报到上级的数字是有水分的,汇报的情况是子虚乌有的“客里空”,就有可能导致“本末倒置”,使得上级部门所作出的决策成了无源之水,出现失误就成了意料之中的事情了。“层层加码”误导官员以经济增长为政绩追求,决策起来难以站到高处,看到远处,干到实处,致使个别地方“饥不择食”,逮到什么上什么,对环境、资源、国计民生等考虑得不多,让发展付出沉重代价,难以对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事业投入更大精力和更多财力。错误决策造成的恶果,不仅危害党和国家的大局,吃大亏的还是基层干部和群众。

  三是污染社会风气。“层层加码”导致一些人“瞒天过海”,树上有果子,跳一跳能拿下来 ,这颗果子就有激励功效,但如果怎么跳也拿不到果子,这果子也会成为造假的动力。“层层加码”必然导致说假话,报谎情,上行下效,层层造假,使得整个社会变得没有信用可言,社会秩序就会变得混乱无章。而“层层加码”造假的人大多数都有一官半职,不论是在社会风气方面,还是在道德风尚方面,其特定的身份,就决定他们有较大的示范性,说假、造假给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大。

  四是加重地方负担,导致拔苗助长。抓工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是各级政府应有的工作态度;特殊情况下,要求基层超标准、抢时间、赶进度,也无可厚非。但是,抓任何工作都不能脱离实际,必须要有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作保证。 “层层加码”在某种程度上看似为了确保完成上面指标,是积极向上的表现,实则上是违背事物发展规律,导致拔苗助长,欲速则不达的后果。“拔苗”不仅不能“助长”,反而是一种摧毁,对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诱惑”一些人把主要精力和资源分配向增长速度上聚集,压缩调结构、转方式的空间,不仅欲速不达,发展之路也越走越窄,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造成伤害。

  消除悦上欺下、浮夸忽悠的“层层加码”势在必行

  取悦上级、忽悠百姓、权力虚荣的“层层加码”,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纠缠在一起、寄生在党和政府健康肌体上的“毒瘤”,在一些地方屡禁不止,为害甚烈,消除“层层加码”之风势在必行。

  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破除错位的政绩观。政绩观错位是滋生“层层加码”之风的温床。各级政府广泛存在的各种数字、指标、措施等“层层加码”现象,与错位的政绩观和用以考核的激励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失衡密切相关。破除错位的政绩观,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势在必行。考察、使用干部要听其言,观其行,察其果,透过现象看本质,真正把那些真抓实干、讲求实效、干出实绩的干部任用或提拔起来。而对那些热衷于搞“花架子”、说假话、报谎情的干部不但不能重用,而且要视情节轻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少数搞虚假“政绩”的干部一旦发现,必须严惩,提倡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营造说真话的氛围。绝不能让“报喜者得喜,报忧者得忧”,堵上基层“层层加码”浮夸风的漏洞。

  根治攀比风。建立终身追责制。“层层加码”不是骗国家就是骗百姓,一定有个人利益夹杂其中。习惯于“层层加码”的人,一定热衷于名利,为了实现任期“理想”,盲目攀比,急于求成,希望通过虚报、瞒报、谎报等短期行为,提升自己的地位,邀宠于上级。长期以来,主管部门对这些“层层加码”而转化为政绩指标的现象,最多将之视为作风不实而敷衍了事,实际上是失之于宽的纵容,助长了一些地方“层层加码”,竞相掺水。因此,要消除“层层加码”之风,必须加强对地方贯彻、执行中央方针、政策的定期巡视,建立终身追责制,根治攀比风,对通过“层层加码”行为骗取的荣誉称号、物质利益或者职务晋升的,除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外,还要取消其荣誉称号,追缴获得的物质利益,取消晋升的职务,让他们吹不起“数字牛皮”。

  运用大数据,加强社会监督,减少各种评估和达标活动,及时矫正“层层加码”的恶习。“层层加码”之风之所以大行其道,在于“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谁不造假谁吃亏”的普遍心态和缺乏有效监督。要矫正这一恶习,必须发挥公众参与、舆论监督的作用,充分运用大数据,让党和政府的政策家喻户晓,使得各级政府出台的措施、制定的规划、要达到的目标等展现在阳光下。同时明令禁止形形色色、没完没了的达标、一票否决活动,一方面减轻基层干部为应付上级部门“达标”和“一票否决”活动而产生的疲劳;另一方面也使得那些“做盆景”、“吹而优则仕”、热衷于追求轰动效应、哗众取宠,挖空心思编造“新思路”、杜撰“新经验”的“顺坡爬”、“顺竿溜”的人没有机会,无处遁形。

  (作者为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求是》,2016年1月1日。

 

(责编:万鹏、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