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分享

大家手笔

文化生产力彰显文化自信

熊澄宇

2016年10月20日07:1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生产力是指人类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文化生产力融合精神的价值体系、物质的符号体系、行为的制度体系,是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综合体现。人居建筑、视听媒体、游戏动漫、会展广告等,每年以实实在在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告诉我们文化生产力的物质属性;历史传承、宗教信仰、民族风情、节庆民俗等则告诉我们文化生产力的精神价值。

  文化生产力形态主要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大类。文化事业是政府的规定动作,体现社会公平,强调统一性、普惠性;文化产业是企业的自选动作,提倡市场竞争,注重原创性、差异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转化,构成了文化生产力的两个侧面。

  文化生产力概念是中国领导层和理论界根据中国社会实践进行创新而形成的理论成果,是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的体现。美国学者约瑟夫·奈用巧实力概念对他自己提出的软实力理论加以修正,而文化生产力理论则是对软硬结合的综合实力作出的科学概括。概念是话语权,概念后面紧跟的往往就是战略部署。为推动我国现阶段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我们要深化对文化生产力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明确文化发展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把握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互动关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从四个方面彰显文化生产力的作用。在物质符号方面,强调文化建设与历史传承的关系,对可传承、可物化的文化形态进行梳理,以求流传;在精神价值方面,进一步提炼民族精神、塑造国家形象,增强文化认同感与向心力;在行为规范方面,针对一些人文明素质缺失和道德水准下降的问题,从法律、行政和道德等不同层面进行引导;在制度设计方面,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探索有效、可行的文化制度设计。

  全面梳理与用好我国传统文化资源。重视我国传统文化资源,建立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元素库,促进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本元素的产品开发和服务贸易;鼓励在文艺创作、影视生产、装帧设计等方面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文化资源;借助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和科技平台进行内容开发,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时尚文化、流行文化相结合,激发全社会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加强文化领域国家级重大工程建设。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需要从国家层面以国家级重大工程方式对重点领域、重点问题进行攻关。在文化科技领域,可以借鉴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等高新科技发展经验,以国家重点文化科技工程方式推动文化技术与应用平台开发,推动信息、材料、生物和认知等前沿科学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实施“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评估与提炼数据库”等重大工程。

  创新国际交往中的文化战略。积极参与和影响国际话语体系建设,提升我国话语权;支持我国在国际上具有一定优势的新兴文化业态的发展,如动漫、移动内容服务等;鼓励文化企业通过各种形式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对那些具有鲜明中华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产品,要给予专项支持与帮助,扩大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作者为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 人民日报 》( 2016年10月20日 07 版)

(责编:杨丽娜、谢磊)
相关专题
· 人民日报理论版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