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卫平
2017年12月15日08:54 来源:人民论坛网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不仅将影响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创新发展,也揭示了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需求变化,回应了时代的呼唤。正因为如此,党的十九大在全党全国人民中引起广泛的反响,显示了巨大的效应。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回应了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一个重大政治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与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紧密相联系,对党领导人民向新征程、新目标进军作出了新的部署。其中,揭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对于我国已经延续了30多年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表述的首次变化。“文革”结束后,中国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概括为国内社会主要矛盾,从而结束了“左”倾思想指导下长期忽视人民生活需要的错误。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改善。时过境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几十年发展中面貌已经大变样了,今天的中国与改革开放刚起步时的中国不可同日而语。虽然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改变,但20世纪80年代初揭示的社会主要矛盾事实上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我国已经走出物质匮乏的时代,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源丰富,商品供给充裕,文化日益繁荣,人民生活的需要不再是不能满足的紧张而是如何提高质量的问题;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蓬勃发展,用“落后的社会生产”表示我国的现状也完全不符合事实。党的十九大适时地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修改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实事求是的精神。
从历史比较视野审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在改革开放近40年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从新时代的角度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揭示,它既标志着我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又回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提出体现了新时代党执政的使命自觉
不断满足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思想,他把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视为我们党始终不渝的追求,明确表示以此作为自己的执政理念。履新施政伊始,习近平总书记提炼的中国梦思想就向人民揭示了安康幸福的生活目标。2013年8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5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个会议上指出要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这“三感”是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整体性展示,它深刻反映了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怎样更好地满足人民期待作出的时代回应。
从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来表述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需要,体现了新时代党执政的使命自觉。在十八大以来五年的砥砺奋进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用治国理政的出色业绩交出了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其中包括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提升。值得指出,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人民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必然带有历史特点,而且都是相对而言的。生产力不发展、物质匮乏的历史条件下,能有米饭就是获得,不饿肚子就是幸福,能够生存下来就是安全。然而,人民的生活渴望决不会停留在这样的低水准上,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呈不断提升的历史趋势。我们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勇于执政使命的担当,就必须顺应这样的历史趋势,以不断提高水准来满足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动态发展。
党的十九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结论表明,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需要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就是说人民期盼的好日子已经超越了单纯生理满足的境界,生活需要不再停留在物质层面的满足。社会生产力水平总是与社会生活水平同步发展的,在我国稳定解决了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并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情况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然发生需要的结构变化。从日益广泛的生活需要看结构性变化,人民希望过上的好日子是高质量的美好生活。老百姓不仅要求更高水准的物质文化生活,而且要求美好生活包含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内容。人民群众获得再多,但社会不稳定就会充满焦虑;商品琳琅满目,但管理问题不解决就没有安全感。人民向往美好生活需要的结构性变化,决定了党治国理政必须着眼满足人民愿望的整体性。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并列提出体现了满足人民向往美好生活需要的整体性揭示
这“三感”涵义不同但又存在紧密关系。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诉求来说,获得有量的多少差别,幸福有质的高低差别,在感知上两者既有交合又有不同。一方面,人民需要有更多的获得,没有物质文化等方面的获得,幸福生活就失去了基础;另一方面,获得与幸福又不是直接对应的,获得多不等于幸福指数高,生活是否幸福不是由获得多少的数量来决定的。安全感对获得感、幸福感具有保证意义。没有安全作保证,获得多了也有失去的危险;失去安全保证,生活幸福无从谈起。有了获得,追求幸福,必然对安全形成诉求。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整体性揭示,正是基于人民向往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逻辑关系。
党的十九大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并列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中华民族向强起来飞跃的必然要求。我国日益富裕,繁荣昌盛的状况甚至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这就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了厚实基础。然而,辩证地看,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既是循序渐进的社会嬗变,又是互为条件的历史贯通,不能机械地将三者割裂开来。民族站起来了,才可能走向富起来、强起来;不谋求富强,就不可能真正站起来、强起来;民族不强大,国家就不能说真正富起来。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提升,在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史进程中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强起来新征程的开启凸显了“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时代意义。
党的十九大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并列提出,意味着新时代我们党勇于执政使命担当的任务更加繁重和艰巨。首先,满足人民向往美好生活需要已经不能单纯依赖发展生产力,必须着眼发展理念创新、注重增长方式转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其次,人民向往美好生活需要的结构性变化,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提出时代新要求。改革开放一路走来,人们愈来愈认识到,解决生产力不发展的问题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加复杂。如果不注重加强生产关系的改革、不推进上层建筑的完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就会制约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提升。再者,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能不能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成为检验全面深化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准。从党的执政使命担当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只局限于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主要任务也不只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建设、发展和解放生产力的落脚点,是让人民有更多、更强、更实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只有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才会更加坚定、更有基础、更可传递。
【本文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研究专项工程项目“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治理的党建思想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6ZZD036】
相关专题 |
· 《国家治理周刊》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