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震
2018年05月24日09:45 来源:行政管理改革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一个重要的根据在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面对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有些人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惑:是不是我们已经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再是发展中国家了?实际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已经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他强调指出:“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个判断是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方法论基础上的科学判断,它清楚地告诉我们,虽然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走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不意味着我们已经超越了“发展中大国”的国际地位。
第一,正确理解“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个科学判断,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着社会发展阶段的特征,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每个发展时期,都会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准确判断社会主要矛盾,作为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但是,矛盾运动过程是一个量变到质变,部分质变到整体质变的过程。比如,在革命时期,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是基本的社会矛盾,但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主要表现为代表中国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和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则主要表现为中华民族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而在解放战争时期主要体现在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上。正是抓住了各个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我们党才制定了正确的革命路线,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建设和改革时期亦是如此。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基本完成,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的八大作出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正是基于这样的重大判断,我们党才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开创了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良好局面。党的十九大所说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说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量变过程中社会主要矛盾的阶段性的部分质变。从社会需求方面看,我国已经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要生活富裕还要有更高质量,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期盼得到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从社会生产方面看,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很多方面在世界上已经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现在,“落后的社会生产”确实不能概括今天中国的社会生产状况了,在这个方面已经发生了阶段性的部分质变。但是,从另外的方面看,我们更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当今中国,繁华都市和落后乡村并存,东部发达和西部滞后同在,既有“神州”和“天宫”的航天实力,高铁的速度以及超级计算机、“中国天眼”望远镜、移动支付等领先世界,也有“靠天吃饭”、铁犁牛耕、火塘煮饭等落后生产方式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而这些制约因素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质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中国仍然是一个快速发展着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主要表现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着力加以解决。
第二,正确理解“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个科学判断,必须正确认识这两个“没有变”之间的内在联系。实际上,这两个“没有变”是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没有改变的两个不同表现而已,正因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才决定了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一方面,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是从国内的角度看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虽然我国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长,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国的生产力总体水平仍然不高,生产力结构不合理,高投入、高消耗的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科技创新力仍有明显不足,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人民美好生活追求中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没有改变的现实反映,也是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立足点和基本前提。另一方面,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是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从总体上说,中国是一个世界大国,有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有辽阔的海疆,有13亿多人口,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并且成为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员国,中国有世界上里程最多的高铁线路、日益强大的国防力量和航空航天工业,中国东部沿海中心城市堪与西方发达国家中心城市媲美,这些因素的汇集就构成了中国的大国形象;但是,从分析的角度看,我国人均GDP只有美国的1/7,排名在全球处在60多位,地区发展极为不平衡,城乡收入的差距较大,尽管中国在国际贸易和制造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而且很可能到2030年国内生产总值绝对数字超过美国,但目前在高技术领域和军事力量上与美国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中国在科学技术、制造业、国际贸易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规模,却并未达到强的程度。这些因素汇集起来的结论就是,中国仍然是一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规模大而不强,防范风险的能力仍然有限;中国的社会治理水平得到提升,但社会法治化水平和治理现代化有待进一步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迅速提升,但远没有改变西强我弱的状态;科学技术得到迅猛发展,但仍然没有掌握尖端科技的制高点;中国的国防和军事实力有了很大提升,但距离建成与自己国土规模和经济实力相称的世界一流军事大国还有差距。
第三,正确理解“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个科学判断,才能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准确的逻辑前提。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政治判断,适应了社会发展新的特点和要求,顺应人民群众新的需求和向往,找准了奋斗目标,确定了正确的路线图。“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每个时代都有自己待考的题目,问题就是时代的呼声。我们只有认清时代问题,才算理解了考题。时代的考题已经列出,我们的答卷正在进行。在广袤中国大地上展开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历程就是我们的答题纸,我们只能对题答卷,而不能离题跑偏。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明确这一点,是正确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关键性问题,这就是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尽管发生了变化,但这仍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进程之中的变化,或者说,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同历史时期主要矛盾的变化。正如邓小平指出的,“……社会主义初级,就是不发达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 [1]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社会都充满着矛盾,其中起主导和支配作用的是主要矛盾,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只有准确把握社会的主要矛盾,才能抓住破解发展难题、提供发展动力、拓展发展空间的牛鼻子。只有抓住了主要矛盾,其他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只有抓住了牛鼻子,才能让牛全身发力。因此,必须明确我们仍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路途中,中国在国际上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只有认清了这个最大的国情,才能真正做到“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才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干一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正像邓小平同志指出的,“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 [2]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一是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二是决胜全面小康社会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因为我们大而不强,所以我们要防控风险;由于我们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所以我们精准扶贫的任务还很重;由于我们的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所以防止环境污染,建设美丽中国的任务还很重。三是即使我们顺利实现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任务,我们还要快马加鞭地为实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最终在2050年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国家的任务而奋斗!只有保持适当的发展速度,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很多问题才能得到解决,否则经济提质增效和民生改善就无从谈起。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通过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筑牢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强大物质基础。行百里者半九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告诫的,“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绝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我们“决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决不能因为成就而懈怠,决不能因为困难而退缩”。我们不能躺在过去的基础上自我欣赏,也不能在扬扬自得中让精神走向懈怠,我们同样不能回避新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决不能”,是提醒,是警示,是告诫,是期望,振聋发聩、发人深省、催人奋进。过去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发展走的是数量规模型道路,主要依靠大投入、高消耗拉动经济增长,长此以往是不可持续的。只有建立在高质量高效益基础上的经济大厦,才是稳固和坚实的。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我国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第四,正确理解“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个科学判断,才能更好地为解决世界问题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经过长期积累和不懈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提高到新水平,综合国力迈上了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到新高度,我国的国际地位得到迅速提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从未有过的光明前景。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现实。一个国家只能做有能力做的事情,如果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不仅不能持久,还可能把自己拖垮,最终危及世界的安全稳定和繁荣发展。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不仅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力所能及地援助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发展的“外溢效应”也使广大发展中国家受益。而且中国一直以发展中国家一员的身份,在国际社会为发展中国家的权益仗义执言。如果把中国“排除”在发展中国家阵营外,不仅会捧杀中国,而且还会损害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利益。要加强基本国情舆论的引导,正视我国目前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正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保持战略定力,在任何时候切忌浮夸虚荣,急功近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但迎来了这个前景,并非是说这个前景已经是现实,实现这个前景必须付出更加艰巨的努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够轻松等来,还要靠我们的不懈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但焕发的生机活力是为了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事业,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具有世界影响力、感召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但只有我们的道路越走越宽,我们的理论越来越明晰,我们的制度越来越成熟,我们的文化越来越有软实力,我们才能更好地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不是说中国已经不是发展中国家,更不是说中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总之,我们要做到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认清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现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规律,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有面向未来的视角。在历史新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我国发展大踏步赶上时代,但是我们要进入发达国家行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要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要有国际眼光。面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大势,如果不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真正超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而只是满足于当下的成绩,那么我们的事业就仍然缺乏充分的说服力。如果我们要为科学社会主义新发展、为解决人类未来发展的问题做出更大历史贡献,就必须正视当下我们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的现实。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要始终焕发革命精神。我们决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决不能因为成就而懈怠,决不能因为困难而退缩,要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更加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2.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2.
相关专题 |
· 《行政管理改革》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