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元锋
2018年06月25日16:30 来源:行政管理改革
一面号召和动员亿万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旗帜,只有理性的冷静思维是不够的,必须有感性的情怀温度来感动人民、激励人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用真挚的人民情怀,顺应时代呼唤书写的重要思想,是指引我们前进的光辉旗帜。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应在认识上真正体悟,更应从感情上真正共鸣。学习其思想内容和基本要义非常重要,感悟其思想中的人民情怀温度也许更为关键。
一、人民情怀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色
情感与思维是人与生俱来的两种禀赋。人的思想,不仅与思维相关,也与情感相关,是思维与情感交互作用的结晶。不同的情感产生的思想温度不同,会对立场和方法发生不同作用,从而影响形成不同的思想,甚至决定着思想的深度、高度和正确与否。马克思主义的本色是人民情怀,炽热的人民情怀是马克思主义道义、真理和力量的源泉。
(一)温暖的中国情感与冰冷的西方理性
西方人在思想创造中主要崇尚理性,认为人的思想主要来自于思维和理性,与人的情感、精神等所谓感性的东西关系不大。甚至要竭力把情感的因素从思想中剔除出来,防止影响思想的所谓“客观性”“逻辑性”“科学性”。这种观念,在观察研究物质世界和自然现象的时候有一定合理性。但在观察认识人类自身和社会现象的时候,则会出现很大偏差。这种把情感与思想割裂开来、并列起来的西方式理性主义观念,导致许多现象无法解释。尤其在观察研究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的时候,往往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就是西方人往往感觉中国神秘和难以理解的重要原因。
中国人对于情感与思想的认知与西方人完全不同。中国人认为情感与思想密不可分,甚至倾向于从情感出发创造思想,从情感角度判断思想。孔子的儒家思想,多数和情感密切相关。仁爱精神和仁义礼智信,更多的是与情感和情怀相关的伦理思想。这是因为,中华民族自古就是情感化民族,善良与仁爱情怀是中华文明的底色,也是中华文明最独特和最重要的本质所在。这种情感和情怀,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五千年的精神基因。情是中华文明的根脉所系,情感是一切的源泉。所谓情义,必是先有情,然后才能发生义。
中国人与西方人的情感“温差”孕育出不同的思想观念。这也许是揭开中西方文明差异的重要途径。人是有理性的,也是有情感的,是情感和思维的混合体。西方人的情感是坚硬和低温的,更推崇“温差”小的理性思维和 “理性的光辉”,由此创造出冰冷坚硬的西方思想。中国人的情感是柔软和温暖的,更崇尚 “温差”大的感性思维和“情感的温暖”,由此创造出温暖柔软的中国观念。阴暗的人很难相信光明,冰冷的人很难相信温暖,无情的人很难相信善良,自私的人很难相信无私。西方思想的低温源自资产阶级的冰冷,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其理论、学说和主张,深受这种情感的影响。“人性恶而自私”“私有制神圣”“绝对理性”,都是这种冰冷情感的反映。
(二)人民情怀孕育出了马克思主义
人民情怀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色。人民情怀决定人民立场,产生人民理论。人民情怀产生的思想最有温度和高度,必然充满道义的力量和真理的光芒。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是冰冷的,弱肉强食被认为是公平合理的自然法则。马克思主义诞生于西方,属于异端并不意外。马克思出身中产阶级家庭,本身是博士和律师,可以过很好的生活,但却为了“不相干”的人付出自己的一生和一切。颠沛流离,贫病交加而矢志不渝。是什么力量让他自觉自愿奉献牺牲一切来救苦救难、普度众生?他的初心来自哪里?来自他对冰冷的黑暗社会的不满,来自他对劳苦大众苦难的同情和关切。来自他天性的慈悲和善良,来自他天生的大爱情怀。这种源自内心的炽热情感,就是人民情怀。
马克思的人民情怀,是他伟大理论的感情来源。这种情怀迸发的炽烈温度,促使他义无反顾为人类自由、为劳苦大众解放而投身理论研究,从事革命活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民情怀,催生了马克思主义诞生,其理论的温度、高度和力量,也来自这种人民情怀。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充满深情地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马克思重情重义,是顶天立地的伟人,也是有血有肉的常人。
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和西方列强的威胁,中国传统文明已经无力应对这前所未有的大变局。马克思主义在西方世界发出了正义的声音,为中华民族提供了破解危局的救世良方。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有了共产党,人民获得自由,中国获得了新生。我们今天的十三多亿中国人,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受惠者,都应该致敬感恩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告诉我们,思想是有温度的,没有人民情怀,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情怀的温度决定着思想的高度,人民情怀才可能产生伟大的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与情感中国的完美融合
不少人困惑,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在中国扎根结果并枝繁叶茂?道理在于,马克思主义的情怀和主张,与中国传统的情感和理想,高度契合并一致。最能代表中华文明情怀思想的是天德好生、天下为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仁者爱人、家国情怀,最能代表中国人美好理想的是小康社会和世界大同。马克思主义的追求和理想,为中国人实现古老梦想开辟了新途径。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情怀与中国古老的仁爱情感和家国情怀一脉相通。家国情怀是中华文明五千年孕育生成的精髓所在。家国情怀的本质就是爱人,就是奉献、就是利他,就是舍小我、为大我。家国情怀是渗透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基因,具有深厚广泛的历史传统和社会基础,是中华文明伟大的根源所在。
冷血的人很难信仰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与先驱基本是知识分子群体,他们信奉马克思主义,建立共产党,初心就来自家国情怀。因此,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相遇结出的硕果。中国社会主义能够屹立于世界,其历史文化的根源就在于此。
二、人民情怀书写的新时代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特别的感染号召力,根源就在他的人民情怀。浓烈的人民情怀,是其思想温度和高度的源泉。
(一)人民情怀书写新时代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和平年代,改革开放大潮中产生和形成的。他的思想,在世俗的物质化时代高扬起理想主义旗帜,在平庸的生活中激发起人心的真善美,在困惑和迷茫中燃起希望之火。人民情怀决定了他的温度和高度,就是他的感召力和力量所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无私无畏、为人民负责担当的人民理论。大道至简,大德无形。这个思想通俗易懂,表达朴实无华,读之温暖如春,思之力透纸背,付诸行动扭转乾坤,震撼人心。他的一些重要作为,并不需要高深的思想,需要的只是情怀、勇气、担当、无畏和行动。经过多年改革开放,中国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呈现出盛世景象。但欣欣向荣的繁盛之下,却暗流涌动,危机四伏。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很担心很焦虑也很无奈,尤其对腐败现象深为痛恨,急切期待改变能够发生。得罪千百人,不负13亿;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老虎苍蝇一起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向腐败势力和既得利益集团开火,力挽狂澜于既倒,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迅速好转。只有对党、人民和国家的深情挚爱,对民心所向历史规律的深刻洞察,对社会主义的无比自信,对中华文明的无比自豪,才能产生对不良风气、腐败现象的痛恨和零容忍。他的思想和行为中体现出的人民情怀,温度炽热,感人至深。
人民情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灵魂。这种人民情怀贯穿方方面面,至少可以归纳为这样几点:一是不忘初心,坚守理想的崇高境界。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贯的精神。最能体现习近平总书记这种境界的一句话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二是扎根人民,深情炽烈的人民感情。人民立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足点。他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只要我们和人民在一起,就拥有无穷的力量;要把人民放到心中最高的位置上;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这是多么大的情怀,多么深情的大爱。三是继往开来,复兴中华的奋斗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几代中国人前仆后继,不懈奋斗的百年梦想。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其时代内涵,正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满怀信心阔步迈向新时代美好未来。四是勇敢无畏,以身许国的奉献精神。坚毅自信、泰然自若、胆略过人是习近平总书记突出的性格气质,其根源就是他的人民情怀和过人智慧。五是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博大胸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这种世界使命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就是习近平总书记人类情怀和世界境界的典型体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情怀的温度与理性的深度交相辉映,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情怀、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人民领袖的使命担当、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完美交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重大发展。
(二)独特的人生历程淬炼人民情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是习近平总书记,这种思想是他的情怀和智慧的外在体现。这种情怀和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与他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与中国的历史变革密不可分,与他的特殊出身特别是陕北的七年知青岁月关系极大。具体来说,他的情感底色和观念形成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1.红色基因的滋养传承。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有情感有温度的伟大学说。对最广大劳动人民和弱势群体的关爱,就是这种情感的温度源泉。马克思主义的道义高度和真理力量,源自对人民的感情和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出身于革命老干部家庭,这种红色家庭环境对他影响非常重要。他的父亲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同志说过一句非常深刻的话,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并告诫广大干部,把屁股端端地坐在人民这边。
2.黄土高原的情感升华。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少年时代经历过人生的巨大落差,但这种艰难却成为财富,使他实现了情感、思想和人生的升华。他的人民感情、人民情怀和人民立场的形成,他坚毅自信性格的形成,他对实际和人民的了解,他为人民做事情的理想和抱负,都是在陕北的黄土地上完成的。
3.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整个历程并始终投身其中。从县委书记到地委书记,从省长、省委书记到党和人民的领袖,他从改革开放的实践者成长为整个国家的掌舵者。他的思想在这个伟大实践中成熟升华,他的情怀在这个特殊历程中闪光绽放。
4.中华传统的潜移默化。情感是我们中国人思想的底色。习总书记说,凡成就大事者,智商固然重要,情商更为关键。这是对中华文明传统精神的深刻体悟。中国人的思想相比于西方人,更有情感、更有温度。中华民族和其他民族的智慧很难说有高下优劣之分,但内心柔软、富有感情则是我们突出的特点。我们是温暖和深情的民族,也是坚韧和智慧的民族。追求情感和智慧的完美结合,是我们久远的追求。自强不息是一种生命张力,厚德载物是一种情感温度,仁者爱人是一种温暖关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一种道义担当,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就是一种情怀的张扬。
我们的思想总是与情感紧密相连。人民情怀书写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他源自马克思主义的长期实践,扎根于中华五千年的深厚沃土,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文化基础,群众基础,没有力量能够阻挡和超越。我们应该心怀温暖仔细感受体悟。
三、指引新时代的光辉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新方位、新目标、新任务、新矛盾、新问题、新挑战和新征程的产生与来临。新方位、新目标、新任务已经明确,新矛盾和新问题正在显现,新挑战则前所未有。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新时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百年梦想成真的时刻,也是风险挑战和困难危险空前的时期,需要杰出的领袖人物来掌舵,需要新的思想来引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破浪前行的行动指南和光辉旗帜。
(一)坚定人民立场
以民为本是中国古老的社会构建理念。基本逻辑和途径是,天下为公,有德者居之,得民心者得之,以德治之。以民为本就是人民立场,善始容易善终难。人民立场来自人民情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情怀本色,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一脉相承。他把人民立场贯穿始终,是我们在新时代不忘初心、凝聚人心、形成共识、奋力前行的基石和旗帜,必须高高举起。
(二)坚守理想主义
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崛起,实际也是重新认识自我、重拾信心的过程。中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的巨大改变,导致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明显增强,四个自信赢得广泛的社会共识和群众基础,这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同时,也导致世道人心发生变化,人们的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明显出现多元化。西方的功利享乐思想、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弱肉强食竞争思想,泥沙俱下而来。这对中国的未来构成严重威胁。一个自私自利者组成的党是没有希望的,走向利己主义的社会与中华文明传统和社会主义理想背道而驰,必然走向衰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人民情怀高扬起理想主义旗帜,是我们防患未然的有力武器。
(三)保持居安思危
居安思危才能行稳致远。“情”是中华文明的核心,由情而仁是内在必然。中国之存在是因为情和仁,中国之兴盛伟大是因为情和仁,中国之衰败和苦难在很多时候也是因为情和仁。所以中国自古有乱世容易盛世难的感慨。治盛世难,难在人情难却,难在于心不忍,难在易于苟且,难在法不责众,难在防微杜渐,难在坚持不易。为情所累,为仁所困,对一切采取宽容甚至包庇的态度。关键就是容易在宴舞升平中丧失危机感。生于危难死于安乐就是警世良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由人民情怀产生的强烈危机意识,是我们化解各种危机的法宝,八项规定就是针对人情社会可能弊端开出的济世良方。
(四)破解四大问题
新时代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有四大问题和严峻挑战需要破解。第一个就是坚定不移从严治党惩治腐败,建立清明政治;第二个是抑制贫富分化的急速加剧,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第三个是抑制私欲膨胀和利己主义的泛滥;第四个是营造良好的对外关系,防止国际环境恶化。这四大问题和严峻挑战,没有一个是能够轻易解决的。必须充分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人类情怀宣示和平发展的中国理念,协和西方大国,交好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推动建立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底线思维,讲求和与斗的策略,纵横捭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为人类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