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爱萍
2020年03月27日08:06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突如其来的危机大考、困难险阻。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担当作为,全国一盘棋、全民总动员、全社会参与、全方位应对,同向发力推动疫情防控向好态势不断持续拓展,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赢得主动。
担当主体: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
中国共产党人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先锋力量。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战“疫”之中,九千多万中国共产党人引领担当,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施策,层层深入推进,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方针,要求“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在其位谋其政,在其职尽其责,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党中央迅速成立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协调各方,印发《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干部和党员们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把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磨砺责任担当之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都得以充分发挥,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强大政治优势,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越是危险大困难多,共产党员就越是冲锋在前、英勇奋战。
十四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担当,汇聚起了磅礴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真正的英雄,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根本力量。疫情防控的重点在“防”,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疫情防控坚持全国一盘棋,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集中力量办大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效能,奏响出“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效率”“中国精神”的强劲乐章。31个省市自治区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各地区各部门采取防控举措既考虑本地区本领域防控需要,也考虑对重点地区、对全国防控的影响。城市社区、农村街道、机场车站、小区楼道等地方封闭管理,卫生、公安、交通、宣传、生产、教育等行业迅速行动,压实属地责任,下沉具体任务,落实落细落好到每一部门、每一单位、每一户、每一人身上。遵循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路线,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形成了联防联控联治的强大向心力和凝聚力,推动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广大医护人员、科研工作者、人民解放军、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基层劳动者等,成为一批批最美“逆行者”,一个个最可爱的“战士”,用生命践使命,用担当显初心。
担当作为:实事求是和科学防治
在战“疫”中担当作为,关键要有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遵循科学规律、创新医学技术,把科研攻关的强度、临床救治的难度与防控实践的力度紧密结合、同向发力,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促进复工复产,持续提升防控救治的能力。
实事求是是疫情防控最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坚持实事求是,最基础的工作就是了解掌握第一手真实情况,搞清楚“实事”,这是进行科学决策必需和唯一可靠的前提与基础。科学研究有其规律性,科学认知有其渐进性。科学防治疫情,就是要我们做到查实情、说实话、办实事,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高科技手段,做好疫情的监测、排查、预警等工作。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原则,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围绕筛查、转运、收治、治疗四个环节全面加强收治工作。科学普及动态跟进科学研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医学防治知识、疫情实况公开、新闻报道等的同步宣传与传播,提升科学素养。下沉基层一线,分区分级防治,精准灵活施策,做好复工复产的疫情防控工作。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推动力量,是最终战胜疫情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坚持“科学防治”,提出“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最终战胜疫情,关键要靠科技”。面对新病毒、新疫情,我们以科学救治为根本导向,整合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研究力量,汇集各专业科研工作者,第一时间科学论证病毒基因序列,中西医结合探索新药、新疗法,不断持续提升防控救治的能力。目前,国家卫健委等部门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特点、临床诊疗等方面,先后七次修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科研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担当机制:依法治理和激励问责
疫情防控是一项复杂性、严峻性、系统性的工程,是一次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大考,必须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健全疫情防控法律体系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权责明确、奖惩分明,提高应对能力和治理水平。
依法防控至关重要。要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完善疫情防控相关立法,加紧配套制度建设,完善处罚程序,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体系。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审议通过了《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关于依法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意见》等文件,加大对危害疫情防控行为的执法司法力度,严厉打击抗拒疫情防控、制假售假、造谣传谣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各类哄抬防疫用品和民生商品价格的违法行为。按照法定内容、程序、方式、时限及时准确报告疫情信息,国家疾控中心、国家卫健委、国务院等权威机构依法做好疫情报告和发布工作。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奖惩分明、激励问责非常关键。临床一线医护人员是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医务人员健康是战胜疫情的重要保障。要保护、关心、爱护,从物质、精神等方面为他们提供支持保障,使他们始终保持强大战斗力、昂扬斗志、旺盛精力。对奋战在疫情防控艰苦危险岗位、表现特别优秀的,按规定进行火线提拔、破格提拔、党员发展,激励更多党员干部群众冲锋陷阵、拼搏奉献。各级纪委监委严肃落实问责机制,坚决严查敷衍塞责、弄虚作假、阳奉阴违等问题,依纪依法调查处理失职渎职等违纪违法问题。总结疫情大考的经验和教训,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加快补齐治理体系的短板和弱项,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牢制度防线。
担当精神:共克时艰的家国情怀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许多平凡又伟大的人物和群体,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使命担当和价值追求,集中展现了中国战“疫”精神,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这些精神与价值又直接转化成现实力量,推动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扎实开展。
医务工作者弘扬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面对重大疫情,医务工作者们坚韧不拔、顽强拼搏、临危不惧、无私奉献、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舍己救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们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展现了救死扶伤的使命职责和特别能吃苦、能战斗的崇高精神,赢得了全社会赞誉。
科技工作者充分展示了“追求真理、崇尚创新、严谨缜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科学是人类探索认识客观世界并变革自身的伟大活动和事业,科学家要担当起传播科学知识、创新科学技术、践行科学精神的使命,让科学技术服务于国家民族和全人类的福祉。面对突发疫情,全国科技战线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组成科研攻关组,短短一个多月就取得积极进展,充分展示了拼搏奉献的优良作风、严谨求实的专业精神。
中国人民集中彰显了同舟共济、守望相助、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中华儿女对国家、民族、文化认同的生命自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密码。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和核心,家国情怀融入于民族血脉,植根于精神基因。面对艰难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广大医护人员、公安干警、党员干部等不惧风雨、坚守一线,广大群众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充分展现了战“疫”精神和家国情怀。
(作者系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相关专题 |
·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丨学者聚焦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