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为进一步推动形成读经典、学理论、强素质、作表率的浓厚氛围,2020年中央和国家机关“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以“重温马克思主义经典,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为主题,将邀请一系列国内权威专家,导读《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国家与革命》等经典著作。作为“重温马克思主义经典”系列第五讲(总132期),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培永,以“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为主题,对《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进行导读。
主讲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陈培永
精彩观点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于1880年首次出版,是一部系统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著作,马克思称其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读《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能为我们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提供重要启示,能够为我们破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误解和质疑提供理论启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新探索,是人类社会的新事物,与任何一个思想家所描述的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道路都不一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于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重新思考,是在“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上解放思想的产物。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共同点是,在启蒙学说的基础上,强调平等不仅是政治权利方面的平等,也应该是经济社会地位的平等,不仅要消灭阶级的特权,还有消灭阶级差别本身。这当然是有进步意义的。但问题是,他们忽视了生产力的历史发展,看不到社会关系的进步,陷入到平均主义甚至禁欲主义之中,逆历史的潮流,开历史的倒车。
·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只是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方法论基础。但直接促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是两个伟大的发现,一个是唯物主义历史观,一个是剩余价值。
·社会主义必然会实现,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存在着固有的、无法解决的矛盾。而其中最基本的矛盾,就是社会化生产和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社会的生产和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表现为两个方面的对立,一个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另一个对立是,个别工厂中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
·社会主义社会是我们追求的理想,但理想不是海市蜃楼,不能凭空升起。离开现实去空想社会主义,不考虑中国社会的客观进程,人为地设想社会主义应该是什么样的,是人们对社会主义产生困惑的根源。对社会主义社会有美好想象,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不顾现实空谈理想,不顾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拔苗助长地搞社会建设。
·对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因此要有一种宽容的情怀,不能因为实践探索的挫折,就断定它是虚伪的科学,或披着科学的外衣。真正地遵循科学社会主义,还是要大胆地进行探索,多立足现实,多探究规律,既注重对历史的传承,又追求未来的发展。
·社会主义的事业应该致力于理顺生产关系,应该把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作为任务,但社会主义不仅仅是生产关系和价值理想的问题,还有生产力的问题,而且生产力问题是更为基础性的问题,应该在生产力问题解决的基础上解决生产关系和价值理想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兼顾考虑共同富裕、社会公平,既有中国国情的客观依据,又有哲学理论的学理支撑,认为其不是社会主义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确实有必要强调的是,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我们也应该相信,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本讲要点问答:
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写作背景是什么?
答:从1876年到1878年,恩格斯用了两年的时间写作,他连续发表了一系列批判杜林的文章,刊登在德国社会民主党机关报《前进报》上。1878年夏,恩格斯将这些文章以《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为名集印成书,即《反杜林论》。1880年,应法国革命家保尔·拉法格的请求,恩格斯把《反杜林论》中的三章(引论的第一章和第三编的第一章、第二章)改写成一篇独立、通俗的著作,并由拉法格译成法文,以《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为题发表,后来以《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这个名称载入史册。
2.《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历史地位是什么?
答:这本书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马克思称其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列宁称其为“概述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书、“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经典著作”,称其和《共产党宣言》一样,是“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直到今天,我们也可以说,它是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原初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必读经典文献,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极大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3.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是什么?
答:在恩格斯看来,第一个就是启蒙学说。恩格斯开篇指出,社会主义就其理论形式而言,起初表现为对启蒙原则进一步的、似乎更彻底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二个理论来源,就是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和启蒙思想一起,几乎同时出现于欧洲。
4.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空想性?
答:这不仅仅是一个历史的问题,而且在今天还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我们批判空想社会主义,不代表就永远不会成为空想社会主义者。进行社会主义实践,过于强调社会主义的理想,急切地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有可能陷入到对社会主义的空想之中。这是需要警惕的,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已经解决的。当然,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空想性,也不能没有理想,好像一谈理想就是空想。我们要认识到,社会主义不仅立足现实,还高于现实,它是社会发展必经的历史阶段,也是人们矢志追求的理想信念。
5.社会主义何以能从空想变成科学?
答: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学说,要想真正改变世界,必须从空想走向科学,转化成科学的理论,必须深深扎根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作出科学的解释。社会主义从空想走向科学的转变,依靠的是唯物辩证法、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
6.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答: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它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方法,而不是某些亘古不变的原理,是因为它不是致力于批判原有的社会形态,不是致力于设想未来的理想社会状况,而是着力于审视客观的历史经济过程。它把社会主义,放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进程中去看待,不脱离普遍历史发展阶段,世界历史经济进程,来高谈社会主义的理想。
7.社会主义社会为什么必然会到来?
答:科学社会主义要说明,社会主义社会必然会到来。社会主义必然实现,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所决定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证明,生产力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原有的生产方式,总是一开始适应其发展,但之后又因滞后而制约其发展。生产力的冲力,必将冲破原有的生产方式,促进新的生产方式的生成。资本主义所释放的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冲突,最终会葬送资本主义。
8.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然性?
答:首先要认识到,社会主义必然到来,不代表马上就会到来。还要认识到,社会主义是历史的产物,社会主义必然到来,是客观历史进程推进的结果。不能人为地宣称,进入到发达的社会主义,或者说跑步就能进入共产主义。这样做,不会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必然实现的信心,反倒会让人们产生对社会主义必然到来的质疑。只要谈必然,就说明它是客观的,不是你主观宣称就能实现的。这是历史的逻辑,来不得半点儿戏。只要用心,我们就会看到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因素的增长。这是客观必然性的体现。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当然也不能只强调必然性,而忘记社会主义的实现,是客观必然与主观奋斗的结合。
9.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前景?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说任重而道远,它担负着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信念,让世界各国找到摆脱资本逻辑困境的出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走向更加美好未来的重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应致力于让中国特色走向世界,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理想的现实呈现,努力开辟出具有世界意义的社会主义道路,为人类社会走出资本主义历史阶段探索出可供借鉴的经验。
10.如何看待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关系?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实际上必须面对的矛盾是:一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矛盾。实际上,作为两种学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其对立面,但不是绝对的对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厘清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理论体系的关系。它克服了沉重的理论包袱,推崇有所扬有所弃地对待资本主义文明,尽可能把资本主义好的因素,纳入到社会主义实践中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确实在与资本主义体系的交流中,获得了足够多的发展空间。同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防止社会主义被资本主义所同化,走趋同于资本主义的道路,就必须防止资本逻辑对全社会的渗透,使资本逻辑只在经济领域发挥作用,坚决抵制其在政治领域、社会领域的渗透。
“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简介:
“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由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承办,“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交通银行、人民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协办。自2009年创办以来,坚持每月一期,迄今读书活动已举办131期。为更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中央和国家机关必须走在理论学习的前列,在学懂弄通做实上当好示范”的指示要求,主办方对2020年读书活动进行了全新的升级改版,以“重温马克思主义经典,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主题,立足于导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打造党员干部理论学习新课堂、组织生活新平台。读书活动通过在支部工作APP首播,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学习大国”“人民党建云”微信公众号,人民视频客户端、人民智云客户端等各平台上线,借助互联网新媒体扩大学习覆盖面和传播力,探索适合机关青年特点的学习方式方法,使更多党员干部从中受益。
往期回顾
【第三讲】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导读
学习大国微信公众号
人民党建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