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9日09:15
【人才是第一资源·笔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离不开众多国际传播高水平人才的努力。国际传播人才包括多语种外语人才、公共外交人才等。培养更多国际传播高水平人才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大力拓展国际合作,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新时代新征程,完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将为讲好中国故事、助力国际传播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让更多国际传播人才讲好中国故事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与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加速展开,国家发展兴盛必然要求文化传播力、文明影响力大幅度提升。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应当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中发挥重要作用,培养更多能够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人才,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
引导人才坚定理想信念,始终站稳中国立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不仅要把握国际共性,更要扎根中国大地、解决中国问题。国际传播人才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仅要用外语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更要讲好当代中国的实践故事。通过构建鲜活生动、紧贴实践、融通中外的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鲜明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培养国际传播人才的全球视野。要引导国际传播人才关注世界形势及其发展变化,融入和平发展的世界主题,吸收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有益理论观点和优秀学术成果,融入时代发展要求。要广泛深入了解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事务,透彻把握其他区域、国家、民族的价值体系和话语体系,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精准化,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让国际社会听得懂、听得进、听得信,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助力实现人类文明互通、互鉴和共荣。
构建多学科交叉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世界各国、各地区人民互联互通的程度不断加深,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包括人才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式等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高校要从社会需求出发,创新完善学科体系,推动学科转型发展,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强化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创新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举措。
一方面,通过文理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知识体系,掌握数据科学与语料库研究、网络与新媒体技术等交叉前沿学科专业技术的能力。重视大语言模型、数字化运营与管理等融合型课程开发,重视语言智能实验室、人工智媒实验室等跨学科平台建设在深化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中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应用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探讨新技术的思维,以及运用新技术对人文社会科学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激发自主创新的活力与潜力。
另一方面,通过多学科协同育人体系,在实现精通一两门外语的基础上,培养丰富的人文素养。在新文科背景下,推进新闻传播学、外国语言文学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之间的融通,加大文史哲等通识课程建设。通过课程共享、研究团队融合等方式,促进专业优化,夯实课程体系,着力拓展知识结构,加强人文情怀、道德品质与创新思维培养,有效提升人才的全球视野、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
打通从教到用的培养全链条
当前,数字化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为国际传播提供了新的手段。新时代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要注重学科落地实践,切实提供实践机会和平台,积极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一方面,通过数字化教与学范式转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教师要通过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机器翻译等新兴技术革新国际传播教学手段、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规划学生个性化学习路径,从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用好虚拟现实课堂等教学实践平台,打造沉浸式教学环境,将传统课堂移至仿真实训室,通过情景式、项目式、模块化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增强能力,形成互联网思维,最大限度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找准社会服务切入点,在实践中拓展国际传播人才综合素养。积极探索建立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通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将高校教育与市场人才需求紧密衔接。打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引导学生投身实习、志愿活动等社会实践,构建以实践技能为导向的职业能力体系,从而促进国际传播人才核心素养和技能的生成。
总而言之,新时代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要探索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传播体系,既要积极坚持开放融通的办学之道,更要拥抱智能智慧的变革之道,推动新时代国际传播人才理解世界、拥抱世界、走向世界,更好地站上世界舞台,身体力行成为中国文化的诠释者、中国声音的传播者。
(作者:费俊慧,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
来源:光明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