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析政治體制改革:既要積極穩妥又要盡快推行--理論--人民網
人民網

專家析政治體制改革:既要積極穩妥又要盡快推行

2012年11月15日14:07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字號

  改革的環境也變了。30年前都是“光腳的”,改革可以使絕大多數人受益,容易統一思想。現在都“穿上鞋”了,皆大歡喜的普惠改革越來越少,改革處於“兩難”,總要觸動一部分人的利益。現在既得利益階層產生了改革惰性,不願意再改了。 ——《求是》雜志研究員、《紅旗》出版社原副總編輯黃葦町

  “改革”一詞在十八大報告中共出現86次,也是歷次報告的高頻詞。其中,政治、經濟體制改革佔了重要篇幅。

  報告提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不斷推進政治體制改革。

  同時也提到,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

  專家解讀認為,十八大報告對今后的政治經濟體制改革表明了態度:一個是積極,一個是穩妥;同時又劃定了底線: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

  關鍵詞 1 深化改革

  既得利益階層產生改革惰性

  十八大報告提到,深化改革開放任務艱巨。此前的一個共識是,改革進入深水區。

  《求是》雜志研究員、《紅旗》出版社原副總編輯黃葦町說,改革初期從大家都能受惠的地方改起,暫時擱置和回避了一些矛盾,這減少了改革阻力。

  現在,“肉”已經吃完了,剩下難啃的“骨頭”。中共中央黨校教授謝春濤說,容易的改革都做了,剩下的都是難題。比如戶籍改革,北京、上海的戶籍,怎麼放開?

  黃葦町說,長期以來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而按照官方的統計數據,最富有的10%和最貧窮的10%收入差距已經達到23倍。“這導致內需跛腳,社會矛盾尖銳”。

  深水區的另一個特征是,單項的改革難以推進。黃葦町說,現在各種矛盾糾結在一起,牽一發動全身,一個環節卡住,其他改革也進行不下去。

  在黃葦町看來,改革的環境也變了。30年前都是“光腳的”,改革可以使絕大多數人受益,容易統一思想。現在都“穿上鞋”了,皆大歡喜的普惠改革越來越少,改革處於“兩難”,總要觸動一部分人的利益。現在既得利益階層產生了改革惰性,不願意再改了。

  不同社會階層形成共識的難度也在增加。黃葦町舉例說,原來在某個地方上個項目,都很歡迎,現在民眾可能會因為環境問題而反對。

  謝春濤舉例說,在異地高考問題上,有的地方還沒改革,就有很多家長反對。可見改革有多難。

  謝春濤認為,破除這些阻力,光靠領導人的決心和勇氣還不夠,還需要形成共識,更需要智慧。“對改革發發議論甚至牢騷都不難,但實際操作不容易”。

專家解讀十八大報告——總體概括: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經濟建設:
政治建設:
社會建設:
文化建設:
生態文明建設:
黨的建設:

 

分享到:
(責任編輯:萬鵬、秦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