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最新成果,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一、科學發展觀揭示了當代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是內涵豐富、邏輯嚴密的科學理論體系
構成一個科學理論體系有四個基本要素,即一個理論基礎,一個貫穿於這個理論體系各個方面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一個著力研究和解決的主題,一個圍繞主題的一系列相互聯系的基本觀點。
科學發展觀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抓住什麼是發展、怎樣發展這個基本問題,深刻揭示了當代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把握了當代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在當代中國社會的發展道路、發展模式、發展戰略、發展內涵、發展觀念、發展思路、發展動力和發展目標等問題上,形成了一系列獨創性的理論觀點,系統回答了在中國這樣一個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如何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系列重大問題。
科學發展觀作為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涵蓋了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等各個領域,涉及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個方面。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針對我國在新世紀新階段面臨的若干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出一系列緊密相連、相互貫通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其中包括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實現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思想,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思想,推進黨的先進性建設和執政能力建設的思想,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思想,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思想,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思想,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思想,促進社會公平的思想,建設和諧世界的思想,等等。這些重大戰略思想涉及不同領域,它們相互聯結,共同構成了一個嶄新的理論形態。“科學發展觀”是這一嶄新理論形態的高度概括與統稱。
二、科學發展觀集中體現了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理論
科學發展觀以科學的世界觀為堅實基礎,貫穿了科學的方法論原則,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
科學發展觀以發展為第一要務,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証法。“發展”是唯物辯証法的一個核心概念,它不僅與“運動”、“變化”等范疇一起反映了物質世界的存在方式和基本狀態,而且集中體現了物質世界尤其是人類社會從低級形態到高級形態的演進規律。可以說,“發展”的思想集中反映了唯物辯証法的精神實質與基本規律。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列寧把唯物辯証法稱為“毫無片面性弊病的發展學說”。科學發展觀以發展為主題架構自身的理論體系,是唯物辯証法這一“發展學說”在當代中國的集中體現。
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體現了馬克思主義關於人民群眾主體地位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觀點。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黨的工作價值的最高裁決者。共產黨人一切奮斗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人民群眾謀幸福。科學發展觀把中國共產黨人的“為民執政觀”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群眾創造論”統一起來,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鮮明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論的基本原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基本政治立場和價值取向。
科學發展觀要求實現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促進現代化建設各方面相協調,促進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相協調,並使這種全面性和協調性長期持續。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是一個發展中的有機整體,社會的各個組成部分處於內在的聯系之中,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也是一個有機的過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體現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是有機體的思想,是深刻反映當代中國發展要求的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理論。
科學發展觀要求在工作中統籌兼顧,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重大關系,統籌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方面工作,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統籌各方面利益關系,等等。統籌兼顧的根本方法,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矛盾論思想與系統論思想的有機統一,生動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所倡導的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統一、全面性與重點性相一致的思想方法以及“彈鋼琴”、“兩手抓”、“總攬全局”等諸多具體、生動、有效的工作方法,是關於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的馬克思主義方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