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正確處理好政府與民眾關系,以公開透明為重點,建立完善行政職能的法律賦權與法律監督機制,形成公共治理新格局。黨的十八大要求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要“從各層次各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實現國家各項工作法治化”,“要確保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讓人民監督權利,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習近平同志也多次強調黨政機關要“權為民所賦,權為民所用”。然而從現有制度層面看,由於政府職能授予沒有納入規范的法制化軌道,某些地方和部門存在利用自身地位,自我授權,自定審批和收費項目設租尋租,謀取本地區、本部門小團體利益的情況,既人為加大了社會交易成本,又給群眾帶來了“花錢買服務”、“行政效率低”的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黨和政府的形象。隨著人民權利意識的提升,公共治理必須實現由傳統封閉模式向現代開放模式的轉型,建立科學、規范、陽光的行政職能法律賦權與法律監督機制,實現行政決策、運行、監督的相互分離,從源頭上克服弄虛作假和以權謀私等弊端,提升民眾滿意度,改善黨和政府形象。
為此,應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在《行政許可法》的基礎上,加快制定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把行政審批納入法制化的軌道,保証國家機關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逐步取消競爭性領域的審批制度,從根本上遏止行政職能的自授權。應進一步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堅持“公開是原則,不公開是例外”,按照行政權力取得有據、配置科學、運行公開、行使依法、監督到位的要求,公開行政職權依據,推進權力運行公開化、規范化,完善黨務公開、政務公開、司法公開和各領域辦事公開制度。應完善行政權力運行監督機制,在堅決懲治腐敗的同時,建立決策問責和糾錯制度,創造條件讓人民批評政府,真正對政府和官員行政權力行使形成必要約束和制衡,保証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為人民謀利益,為切實做到“凡是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決策都要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凡是損害群眾利益的做法都要堅決防止和糾正”創造制度條件。應建立健全政府政績考核評價機制,既要改進上級政府對下級政府的評價機制,又要積極建立由公眾自下而上的評價機制,有序擴大公民的政治參與,保証公眾在公共治理中的知情權和表達權,逐步改變政府權力的來源結構。
加快建設效能政府,正確處理好政府與社會關系,改革公共服務提供和社會管理模式,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社會建設,保障社會有序有效運轉。黨的十八大明確要求“加快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管理體制”,“改進政府提供公共服務方式”,“加快形成政府主導、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和社會建設會越來越多,如果仍局限於傳統的政府直接提供和管理方式,既不符合全球公共服務管理改革將政府職能重新定位為決策者和監督者的趨勢,又容易導致層層設機構、擴編制,引發政府部門規模膨脹。因此,加快轉變政府社會管理觀念,在堅持政府負責的前提下,通過制度建設和政策引導,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在基本公共服務領域,引入競爭機制、擴大購買服務﹔在非基本公共服務領域,加快市場化改革,以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社會建設和提供公共產品,增強多層次供給能力,提高社會管理與服務的有效性,更好地保障社會有序有效運轉。
為此,應積極培育發展社會組織,支持社會組織承接政府職能轉移,加強社會內部的管理和約束機制建設,推動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的重心下移,提高社會自治能力。應建立完善社會力量進入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領域的制度安排,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競爭活力,提高行政資源配置效能,彌補政府對公共產品供給的不足,最大限度地改善社會福利水平。應高度重視財政投入效能,無論是財力雄厚的發達地區還是財力不足的欠發達地區,都不能忽視投入產出原則,不計成本的財政投入其負擔最終仍要落到納稅人身上,偏離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價值導向。應在公共服務的部分環節和領域策略性退出,進而將主要職能集中在政策制定、服務購買和嚴格監督上,變公共服務的預算投入為戰略購買,切實提升財政資金的宏觀配置效率。
加快建設生態政府,正確處理好政府與生態關系,進一步促進要素組合方式優化與有效整合,提高單位資源產能,把生態文明建設提高到新層次。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經過30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正面臨越來越大的資源環境壓力,傳統上高資源消耗、高污染排放的粗放發展方式不可持續,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更加重要的戰略地位,通過制度改革促進企業、組織和個人在生產生活中節約集約利用資源,以較少的資源消耗支撐更大規模的經濟增長,探索生態環境與生產力相互適應、相互促進和相互協調的持續發展之路。
為此,應明確政府的生態責任,加快建立推廣綠色GDP核算體系,在政績考核評價中引入自然資源成本、環境污染損失和生態保護等生態指標,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糾正一些地方重經濟增長輕生態保護的傾向,將政府對生態的責任落到實處。應積極推進資源要素配置市場化改革,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稅費改革,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克服要素資源配置中的政府過度干預和壟斷扭曲,加快完善反映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環境損害成本的資源要素價格形成機制,抑制對資源性要素的過度需求和破壞性開發,對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形成倒逼機制。應充分發揮科技第一生產力作用,把創新發展與綠色發展有機結合,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支持節能低碳產業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展,推動形成有利於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促進經濟增長從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主要依靠要素組合優化與整合、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轉變。
(作者系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