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贏”中推進文化產業發展
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教授 李樹榕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推進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文化產業快速發展。”那麼,我們自治區的文化產業怎樣才能獲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呢?關鍵的一點取決於用什麼“打動人心”,這是飽含著價值取向在內決定著審美境界的文化產業的靈魂。
今年,在我國幾百部故事片中,入選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的作品隻有1部,就是蒙古族導演麥麗絲的新作《老哨卡》。這是一部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的范例。故事非常簡單:在中蘇冷戰時期,蒙古族戰士阿爾斯楞,目睹了蘇方士兵謝爾蓋丟失了尚未拆封的家書后所承受的折磨,便依然擔著政治風險,把刮到中國境內的那封家書,用腳印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踩在了讓謝爾蓋能看到的雪原上,以此搭建起了一架具有超越意義的人性橋梁,同時也充分展示出今天中國政府強調的“國之交,在於民相親”的政治魄力和政治胸懷,同時也是對21世紀中國人精神境界和草原文化核心理念——“崇尚自然,踐行開放,恪守信義”的有力表達。當影片伴隨著《牧歌》,傾盆大雨成了天然的浴場時,謝爾蓋沐浴著“天露”將標志著政治身份的軍裝一件一件脫掉了,赤裸的臂膀回歸了人原初的狀態。這是對自然的回歸,也是對阿爾斯楞善舉的認同,更是對草原文化博大胸懷非自覺性的共鳴。此刻,觀眾會恍然大悟——“崇尚自然”,是一個國際性話題,是建構和平、和諧、和美世界的精神基石,對於提升文化產品的審美境界是不可多得的。
可見,效益雙贏的文化產業需要高質量的文化資源,而高質量的文化資源是在深入、系統挖掘、梳理、研究民族文化資源的基礎上獲得的。
要使審美境界高的文化產品“效益雙贏”,還要在宣傳即文化產品的營銷方面下大功夫。尤其是影視劇的創作,評論家要早一些介入,不能在作品已成定局時才拿給評論家看,那樣,即使評論家有很好的意見,也不能推翻重新拍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