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海艦隊某快艇支隊與南京政治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系開展“網上名師面對面,理論武裝你我他”活動,院校專家的深入解讀,為官兵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起到很好的釋疑解惑作用。 葉文勇攝
科學發展觀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最新成果,作為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對新形勢下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做出了新的科學回答,把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開辟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是指導黨和國家全部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
凝聚力量、繼往開來的行動指南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這是對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堅持,也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好實踐。
科學發展觀在深刻把握中國國情和實際的基礎上,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不動搖,堅持把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作為第一要義,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新世紀新階段堅持和貫徹了黨的基本路線,明確了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在深刻反思、認真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根本的理論和實踐依據。新世紀新階段,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我們仍然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科學發展觀是在貫徹黨的基本路線的實踐中提出來的,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就是更好地堅持黨的基本路線。
科學發展觀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基本要求,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生態文明的目標任務,建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布局,明確了黨和國家的奮斗目標。從黨的十六大的三位一體,到黨的十七大的四位一體,再到黨的十八大的五位一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布局的發展完善,體現的是黨在理論和實踐的探索中,對在中國這樣人口多底子薄的東方大國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的系統回答。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生態文明的先后提出,深刻揭示了社會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在推動社會發展、維護人民利益中的重要地位。五位一體的總布局意味著,黨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更加深刻,治國理政的方略更加科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更加全面。
科學發展觀深刻分析當代中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科學把握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的時代發展,努力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明確了黨和國家工作的階段性目標。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也是中華兒女長久以來的不懈追求,是無數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理想和夙願。從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提出“小康”理想、黨的十二大鄭重承諾要“達到小康水平”,到黨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到黨的十七大對這一目標繼續進行全面部署和推進,再到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同的目標要求背后體現的是中國現代化事業的發展藍圖,是對中國現代化發展階段和目標的准確定位。“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從“建設”到“建成”,體現的是對過去十年成就的充分肯定,更是對時代任務的自覺擔當和對未來發展的庄嚴承諾。
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的核心立場,強調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堅持共同富裕這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明確了黨和國家全部工作的價值標准。科學發展觀把以人為本作為核心立場,用最簡潔、最生動的語言揭示了黨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根本立場。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的﹔凡是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決策都要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凡是損害群眾利益的做法都要堅決防止和糾正﹔要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這是黨的政治宣言,是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真正魅力所在。
攻堅克難、推動發展的強大力量
科學發展觀是一種科學理論,也是一種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改造客觀世界的科學指導和強大力量。當前,我國正處在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處在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應對新挑戰、破解新難題,必須依靠科學發展觀。
堅持和貫徹科學發展觀是過去十年取得歷史性成就的基本經驗,也是今后工作的根本要求。站在今天回首過去,人們公認,過去十年是我國經濟持續發展、民主不斷健全、文化日益繁榮、社會保持穩定的時期。總結十年奮斗歷程的經驗,最重要的就是形成和貫徹了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的形成意味著我們對什麼是發展、怎樣發展這一問題的理論自覺,意味著中國的發展終於不再完全“摸著石頭過河”而日益具有前瞻性、科學性和規律性。從“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到“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到“構建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到“建設生態文明”,科學發展觀在實踐中不斷豐富發展,中國未來發展的路徑和前景也愈發明晰。
破解發展難題,把我國經濟發展活力和競爭力提高到新的水平,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在這些年的經濟發展中,我們積累了一些比較成功的經驗,但也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和不足。尤其重要的是,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不發達、人口多、底子薄的基本國情沒有變,資源相對不足、生態環境惡化、產業結構不合理等新問題又漸次凸顯。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所謀求的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則是推動科學發展的必由之路。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既是對國家發展的長期戰略規劃,也是破解當前發展難題的緊迫要求,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戰略抉擇。
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必須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當代中國發展的宏偉目標。與我們已經實現的總體小康相比,全面小康意味著“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雖然已有的成就給我們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工作仍有不足,任務依然艱巨。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依然較多,一些干部領導科學發展能力不強,等等。因此,黨的十八大叮囑全黨同志:“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務十分艱巨,全黨同志一定要埋頭苦干、頑強拼搏”“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這裡強調了苦干和拼搏,強調了智慧和勇氣,更強調了要發揮運用科學發展觀的強大指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