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年終形勢述評:經濟放緩,就業緣何創新高
人民網記者 白天亮
2012年12月15日14:1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促就業的增長最珍貴,轉方式是努力方向

經濟放慢腳步,就業依舊穩定,這會給人以什麼啟示?

“過去常說經濟要‘保8’,認為GDP增速保持在8%以上,是創造必要崗位、滿足新增就業需求的基本條件。今年的狀況,有助於大家更好地把握經濟增長與就業間的關系。”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昉說。

有時經濟增長很快,但對就業帶動不明顯,甚至會出現“無新增就業的經濟增長”。其中關鍵是就業彈性。就業彈性指經濟增長每變化1個百分點所對應的就業數量變化的百分比。就業彈性可以調節,主要取決於經濟結構等因素,與政策導向密切相關。

今年就業的不俗表現就有結構因素。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宋曉梧表示,前幾年我國重化工業項目上了不少,一個項目上百億元的投資,對GDP拉動明顯,但對就業影響甚微。“現在這類投資大幅減少,對GDP有影響,對就業無關緊要。”

讓人樂見的是,在前三季度7.7%的GDP增速下,服務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達43.8%,比去年同期提升了1.2個百分點,而這正是吸納就業多的領域。

“有利於就業的經濟增長最珍貴。”不少專家指出,我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就業在今后很長一段時期都會面臨嚴峻挑戰,必須保証經濟適度增長。同時要看到,就業的結構性矛盾日趨突出,部分高校畢業生發愁“就業難”,一些企業則感嘆“招工難”。化解總量矛盾和結構矛盾,更重要的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包括實施創新驅動,讓制造業從“微笑曲線”的中間即加工環節向兩頭即研發、營銷環節拓展,釋放更多崗位需求﹔大力發展服務業,特別是高端服務業,更好地對接教育程度不斷提升的勞動者。

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更高質量的就業”這一新目標。如果經濟轉型能順利推進,使勞動力從目前相對集中的勞動密集型二產向勞動密集型三產、技術密集型二產、資本密集型二產轉移,將有助於勞動者實現高質量就業。

讓我們期待就業數量質量的雙提升!

(責編:萬鵬、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