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核心是把創新驅動發展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將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從資源驅動、資本驅動轉到更多依靠科技創新驅動上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必須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緊密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需求,抓住新科技革命的戰略機遇,大幅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加強協同創新,加快建設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
大幅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支撐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強重點產業關鍵核心技術、重大裝備和關鍵產品研發,突破技術瓶頸,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加快高新技術向傳統產業特別是支柱性的制造業擴散轉移,推動傳統產業升級。發展智能制造、綠色制造,高起點建設現代產業體系,提升產業層次,從根本上扭轉重點產業核心技術嚴重依賴國外的局面。加快高新產業從低成本要素驅動型向技術創新引領型轉變﹔從產業鏈低端向產業鏈高端延伸,實現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加強重大公益性科技創新,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綠色現代農業,研發預防診斷技術和重大創新藥物,實現能源資源的清潔、高效和循環利用,解決生態環境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加快推進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突出系統性和集成性,突破對產業競爭力整體提升具有全局性影響、帶動性強的關鍵共性技術。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掌握關鍵技術及相關知識產權,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培育未來支柱性、先導性產業。
緊緊抓住新科技革命的戰略機遇,搶佔未來科技經濟制高點。超前部署具有前瞻性、探索性的戰略先導研究,不斷增強技術儲備,提升高技術研發能力和產業國際競爭力,提供新的發展動力和源泉,創造新型產業業態。面向未來高技術更新換代和新興產業發展需求,在信息技術、生物技術、能源技術等關鍵領域取得重大變革性創新﹔面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利益的重大戰略需求,在空天、海洋、網絡等戰略必爭領域取得先導性成果。完善知識創新體系,建設一流科研院所,強化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社會公益技術研究,加強物質科學、生命科學、信息科學、地球科學等可能出現革命性突破的前沿領域方向布局,在科學原理層面取得原創性突破,創新能力和研究成果進入世界前列。加快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使優勢學科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大力推進協同創新,提高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和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明確不同創新主體的功能定位,完善協同創新的體制機制。推動科技與產業協同創新,建立企業主導產業技術研發創新的體制機制,支持企業與科研院所、大學聯合組建技術研發平台和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合作開展關鍵技術研發和相關應用基礎研究。推動科技與區域協同發展,完善自主創新示范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創新中心的機制,發揮好集聚輻射帶動作用,支持科研院所、大學結合自身優勢,通過聯合建立創新集群、研發機構、轉移轉化平台等,與區域創新要素緊密結合。推動科教融合,發揮科研院所科技資源、科技平台和創新活動的優勢,發揮大學學科基礎和青年人才的優勢,建立科研院所與大學功能互補、聯合互動、相互促進、協同發展的密切關系。以知識產權為紐帶,以資本為要素,完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激勵政策,暢通創新價值鏈,實現創新資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利益共享。
著力建設創新生態系統,營造激勵創新的環境和氛圍。通過財稅、金融等政策保障科技投入的持續增長,健全競爭性經費和穩定支持經費相協調的投入機制。完善國家人才培養體系,優化人才隊伍結構,立足創新實踐培養造就一流創新人才隊伍,實施“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的戰略,充分利用好全球科技創新資源,加快凝聚吸引大批高水平的創新創業人才。健全科技人才競爭擇優、開放流動機制,探索有利於創新人才發揮作用的多種分配方式。根據不同類型科技活動特點,充分發揮同行專家作用,逐步建立和不斷完善注重科技創新質量和實際貢獻的科研評價體系。保障學術自由,鼓勵學術爭鳴,營造激勵創新、寬鬆和諧的創新文化和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