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報告在總結全黨全國人民過去十年的奮斗歷程時,深刻地指出:“最重要的”是“形成和貫徹了科學發展觀”。這就是說,科學發展觀是在過去十年的實踐中形成和不斷豐富的,並通過實踐檢驗証明是科學的理論,在未來的實踐中仍然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一 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地位
科學發展觀是在黨的十六大之后,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總結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經驗,特別是針對經濟和社會發展之間的不平衡問題而提出的新的重大戰略思想。在經過十年的理論充實和實踐檢驗之后,在黨的十八大上,科學發展觀被列為“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成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相比較而言,黨的十七大報告對科學發展觀的定位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黨的十八大報告的這一新的界定,鮮明地指出了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歷史地位。
改革開放以來,黨的理論創新和實踐推進,始終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主題進行,從而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在這個過程中,黨先后形成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分別主要回答了在當代中國,“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等重大理論問題。在進入新世紀新階段之后,黨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勇於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主題,提出了一系列緊密相連、相互貫通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形成了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對新形勢下“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作出了新的科學回答。科學發展觀是同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因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成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系統總結和概括,它從豐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來,又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不斷深化和發展。在這個過程中,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不斷得到新發展。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有過兩次重大的理論創新的飛躍,產生了兩個重大的理論創新成果。第一次飛躍是在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和當時的實踐相結合,產生了指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理論創新成果——毛澤東思想。第二次飛躍是在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改革開放新的實際相結合,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局面,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形成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第二個成果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科學發展觀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成果,不僅表明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而且開辟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新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