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民服務沒有止境,民生工程未有窮期。在已經翻開嶄新一頁的2013年,民生工程依舊是各級黨委、政府工作的重頭戲——
人民至上 民生最重
□ 鐘興旺
“你幸福嗎?”一度成為中國2012年高熱度的流行語。
百姓至上,民生最重。這一年,黨和政府繼續把民生放在重要的位置。從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堅持民生優先,努力使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到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再到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與記者見面時所說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無不體現出黨和政府對民生的高度重視。
這一年,惠民舉措頻頻推出,廣大人民群眾的幸福感不斷增強。我省籌資約500億元,集中辦好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70件實事,力推全省民生工程建設再上新台階。
老人養老心更安。我國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全面鋪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不斷推進。截至9月底,全國城鄉居民兩項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總人數達4.49億,加上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人數,全國參保總人數超過7億人。人社部正在醞釀《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暫行辦法》,有望實現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以及城鎮居民養老保險“三險”銜接轉換,致力於消除老年人養老之憂。
住有所居有保障。國家出台關於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和管理的指導意見,完善財政投入、土地供應等相關政策和分配等辦法。至10月底,全國城鎮保障性住房新開工722萬套,基本建成505萬套,將進一步緩解低收入群體的“住房難”問題。不少地方降低保障房准入門檻,使越來越多的低收入者圓了住房夢。我省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新增廉租房,發放廉租房租賃補貼,建設公共租賃住房,投巨資改造各類棚戶區,不斷改造農村困難群眾危房。
學有所教再“升級”。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提高到國內生產總值的4%﹔均衡教育方面,省級財政經費安排重點向農村、邊遠、貧困等地區傾斜﹔“異地高考”地方規定紛紛出台,不斷推進教育公平。我省提高城鄉公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標准,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試點,投巨資支持農村學前教育,改善鄉村教師居住條件和發放邊遠地區教師特殊津貼等。
病有所醫補“短板”。“大病醫保”是全民醫保體系中的一塊“短板”。8月,國家出台《關於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的指導意見》,標志著由政府主導、商業保險機構承辦的大病醫保制度將全面鋪開。我省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助標准,醫療保險統籌11個設區市全覆蓋﹔扎實推進社會保障卡發放工作,實現省內異地就醫費用即時結算﹔在全省所有行政村衛生室推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加大重特大疾病補助力度,全面推行兒童白血病、尿毒症等8類大病保障,將肺癌等12類大病納入保障和救助試點。
勞有所得基更牢。就業是民生之本。我國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全力推動以創業帶動就業,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和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中央政府要求各地把就業指標納入政績考核中,讓經濟發展和促進就業良性互動。我省多措並舉,不斷擴大就業面,幫助困難群體就業,加快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幫助殘疾人就業,確保有就業能力的零就業家庭至少有一人就業。
為民服務沒有止境,民生工程未有窮期。在已經翻開嶄新一頁的2013年,民生工程依舊是各級黨委、政府工作的重頭戲。
“守住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輿論”,是前不久中央經濟工作會提出的民生工作總思路。
我們堅信,隻要各級黨委、政府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守住保障和逐步提高低收入困難群體生活水平這條“底線”,突出改善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以及教育、住房、醫療等“重點”,不斷完善保障民生的各項“制度”,更加積極地引導好推進民生工程的各方“輿論”,群策群力、戮力同心,努力拼搏、不辱使命,群眾的訴求就會得到更及時的回應,群眾的問題就會得到更妥善的解決,群眾的生活就會更加幸福,社會就會更加和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