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張維為:中國政治體制改革要自信地走自己的路
張維為
2013年02月19日10:24   來源:紅旗文摘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中國政治改革要走自己的路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相對成功,在某種意義上,為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我們經濟改革成功有三條根本的經驗:第一是堅持“實事求是”,從中國的歷史和現實出發,而不是從一個完美的理想設計出發﹔第二是循序漸進,不斷試驗,摸著石頭過河,逐步地推動體制轉型﹔第三是拿來主義,非送來主義,也就是說,學習別人的一切長處,但以我為主,以自己的眼光來決定取舍,絕不盲從。這種成功的思路也可以大致勾勒出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前進道路。

在西方歷史上,與這種漸進改革思路比較接近的是英國歷史上的經驗主義變革思路。從國際經驗來看,走經驗主義的道路比理想主義的道路代價要小。英國是經驗主義政治變革的典型,法國則是理想主義政治變革的典型。從中國1949年以來的歷史看,前30年的經歷更像法國,后30年的經歷更像英國,而后30年的情況總體上比前30年要好得多,大部分人民得到了實惠,中國的崛起已不可阻擋。對於中國今后的政治改革來說,經驗主義的漸進道路應好於理想主義的激進道路。

但是,我們不少國人也有類似法國人這種政治浪漫主義情節和激進主義的傳統,總希望通過激進的政治變革來解決中國存在的所有問題,畢其功於一役。其實,在中國這麼一個超大型的國家裡進行政治改革,一定要考慮每一項改革政策的代價。穩妥地推動政治改革,以較小的代價換取較大的成果,這才是中國前進的最佳之路。

我們要結合中國的國情進行民主形式的創新,從而使老百姓有更多的政治參與感和認同感。內容和形式相比,內容更重要,但形式不能被忽視。我們在形式方面可以借鑒西方的一些形式,也可以從我們自己的傳統資源中進行提煉和創新,也可以土洋結合,創造出新的形式,從而使我們的民主在形式上更規范、更有活力、更為豐富多彩。我甚至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政治改革的重點就是從重視“內容”走向“內容與形式”並重,從強調“結果”走向“結果與程序”並重。

我們可以按照經濟改革成功的經驗,摸著石頭過河來進行政治改革,在相當時間內最需要的不是“路線圖”,恐怕也拿不出“路線圖”,拿出來也是一個“花架子”,但像經濟改革一樣,我們可以有一個“指南針”,需要知道一個總體方向。經濟改革的總體方向是市場導向的改革,是市場與計劃的有機結合,是發展生產力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政治改革總體方向應該是實現勵精圖治的良政,確立一流的人才選拔機制、一流的民主監督機制、一流的社會協商機制,最終落實到人民的“優良的生活”。在探索和實踐的過程中,某種更為完整的思路,或者叫“路線圖”,在適當的時候一定會應運而生,就像通過16年的改革和開放,我們終於形成了內容豐富,而又可以操作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念,沒有摸著石頭過河的16年實踐,是提不出這樣的理論的。

我們是一個大國,在中國實踐成功的東西,就是真理,西方現在可以不理解,可以挖苦,可以反對,但隻要中國老百姓拍手叫好,隻要最終事實証明我們的選擇和做法是正確的,他們就隻能來理解你,詮釋你,並最終不得不接受你。中國模式最終一定會影響世界政治的游戲規則,豐富世界民主政治的形式和內容。西方自己的模式也是這樣一路走來,並最終成為強勢模式的。

中國已經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國情的發展道路,我們才對自己的政治制度進行了一些“挖潛”和“微調”,國家就迅速崛起了。如果我們繼續推動符合國情的政治體制改革,把中國人民的智慧和潛力進一步發掘出來,那才是更加巍巍壯觀的事業。

(作者為日內瓦亞洲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

(摘自《人民論壇》2012年第9期)

來源:《紅旗文摘》

(責編:趙晶、朱書緣)

相關專題
· 《紅旗文摘》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