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決定房地產市場價格的關鍵機制或影響因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供求關系原理。供求關系理論是經濟學關於市場運行的最基本原理,也是房地產市場最核心的價格決定機制:即價格的上漲是由需求的相對增加或者供給的相對減少造成的。因此,房地產業宏觀調控目標應該是對市場的供求雙方進行管理,調控方法要兼顧供求兩方、不能偏重一頭,盡量使需求和供給大致均衡,從而實現價格的穩定。近年的宏觀調控政策大致都涉及對供求雙方的管理,特別是對需求的調控力度相對較大、手段相對較多,主要集中在利率變化、首付比例變化、套數認定與相應貸款政策調整等。由於對房地產產品的需求有居住需求和投機投資性需求之分,現有政策的出發點基本是抑制投資性需求。
其次是市場預期機制原理。市場預期是宏觀經濟運行的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比如,居民家庭在普遍預期經濟周期進入下滑通道時,可能會不約而同地削減家庭支出,隨之社會總體購買力下降,企業會因此壓縮生產規模,這樣居民收入降低又進一步降低消費,從而經濟下滑的預期變為現實。房地產市場預期機制也有自我實現之特點:一旦消費者產生房價將會不斷上漲的預期,居住需求者就會認為等待觀望的機會成本較高,晚買不如早買甚至產生恐慌性購買行為﹔投資需求也會產生投資沖動﹔同時,開發商在漲價預期的推動下,也會產生捂盤、囤地等人為制造供給短缺的動力。買賣雙方的力量交替作用,在無外力干擾的作用下,價格自然不斷上漲。
再次是政府干預機制。市場主要受價值規律引導,但價格杠杆對市場的調控並不能直接導致市場公平的形成,隻有在政府的引導和規范下,“看不見的手”才會有效運轉。一方面,房地產發展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基礎性作用,合理配置資源,提高效益。另一方面,為了促進公平和穩定,政府調控也不能鬆。當然,干預也必須建立在尊重價值規律的基礎之上,否則也難以收到真正的效果。另外,構建居民家庭對政府干預的信心也非常重要。比如,當市場處在觀望期時,如果政策不能真正得到貫徹,流於形式,就很難合理引導市場預期,很難引導開發商合理定價,老百姓也很難建立起信心,調控也就很難收到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