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賣房所得征稅20% 20年前就存在
代表委員詳解房地產市場“十年九調控”
記者 李鬆濤 劉世昕
2013年03月04日09:32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懸念是,自用5年以上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轉讓所得,還是否免征個人所得稅?”賈康說,如果還有無法弄清楚原值的房屋,該怎麼征收所得稅?國五條細則對此並沒有表述。

在賈康看來,政策可能會抑制二手房市場。大家會擔心,如果要弄清楚原價多少,現價多少,差價是多少,這個房子就沒法買賣了。在市場上,由於所得稅增加的這部分房價肯定會轉移到買方身上,而買方有可能就買不了房子。

“剛性需求會過度涌向新房市場,造成市場需求的假象,進一步推高房價。有人又會不滿。”賈康說,另一方面,很多合理的改善性需求的賣房也會受到抑制。但政策的正效應是,投機性的購房行為可能會受到抑制。

蔡繼明也有類似的觀點。在他看來,對房產增值部分征稅是遏制投機行為的辦法,可能會導致很多房子由售轉租,反倒增加租賃市場的規模,那樣倒是好事。

“但如果住房的需求彈性很小,那這部分稅收的負擔就會大部分轉移到買房人身上。如果住房的需求彈性很大,因為稅收而漲價的房子就會賣不出去。”蔡繼明說,但現在我國的住房市場中投資性住房、投機性住房各自有多少,空置的住房有多少,官方並沒有公開的數據,所以我國的住房需求彈性到底有多大,始終無法搞清。對投機性購房要遏制,但對投資性購房並不能簡單遏制,如果沒有投資性購房,租賃市場就不會存在。

從2003年開始,我國對房地產市場進行調控,10年中已經調控了9次。然而,讓公眾不滿意的是,房價並沒有因為調控得到遏制。

“原因就在於在房產供給上做得還不夠,房價並不是政府要調控的點。”蔡繼明說,歷次調控都是在需求上做文章,但在供給上,農村集體用地不能自由進入市場,各地為招商引資又低價出讓了大量工業用地,工業用地浪費很嚴重。這些都減少了住宅用地的供應,如果這些問題能解決,住房的供需矛盾就會得到緩解。如果再從用地功能上進行分類,劃定大多數用地是用於保障住房和自住房,就能夠讓房地產市場進入健康發展軌道。

但在賈康看來,如果這10年間沒有這些政策的出台,出現地產泡沫和房價大起大落的風險會很高,房價可能會比現在還高。

“客觀講,這些調控的政策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總體還是使房價的過快上漲得到抑制,壓制了一些不合理上漲的沖動。”賈康說,不調控,倒房會更熱鬧。

(責編:萬鵬、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