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照片均為電影《雷鋒的微笑》劇照
1963年,毛澤東主席為因公犧牲的英雄戰士雷鋒親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並將3月5日定為“學雷鋒紀念日”。一部可歌可泣的《雷鋒日記》令讀者無不為之動容,雷鋒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學習。今年是毛澤東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50周年,八一電影制片廠攜唐國強、李幼斌、萬思維、巫剛、宋春麗等眾多知名演員,特拍攝以雷鋒故事為題材的電影——《雷鋒的微笑》,獻禮學雷鋒紀念日50周年。
據了解,為了影片可以在3月5日准時上映,八一電影制片廠的工作人員晝夜奮戰,從影片的開機到后期的剪輯,每一個環節都滲透著他們的辛勤付出和汗水。八一電影制片廠以影片《雷鋒的微笑》紀念“學雷鋒紀念日”50周年,表達對英雄戰士雷鋒同志的崇敬與懷念,謳歌新時代下的雷鋒精神,並為弘揚雷鋒精神貢獻一份微薄的力量。
三拍雷鋒故事
全新視角呈現鮮活雷鋒
雷鋒精神在任何一個年代都值得謳歌,並不過時,目前關於雷鋒題材的圖書有近百本,影視作品20余部,而八一電影制片廠與雷鋒更是有著深深的不解之緣。
早在1964年,八一電影制片廠就拍攝了國內第一部以雷鋒故事為題材的電影——《雷鋒》,這也是最早的雷鋒影視作品﹔1979年,八一電影制片廠再次拍攝了電影《雷鋒之歌》﹔如今,距離第一部影片《雷鋒》的拍攝已經過去了50年,八一電影制片廠將攜《雷鋒的微笑》與觀眾們見面。
三個電影,三種角度,作為八一電影廠第三部雷鋒題材電影,《雷鋒的微笑》試圖打破以往英模人物格式化、標簽化的窠臼,顛覆拍攝思路,用一個嶄新的視角重新解讀雷鋒和雷鋒精神。
但是,雷鋒是個早有定論的英模人物,在人們心目中已經定格,拍雷鋒既不能炒冷飯,又不能為了吸引眼球而任意杜撰,況且雷鋒所有的故事都是尋常小事,沒有驚天偉業和傳奇色彩,缺少戲劇沖突,看點較少,影視作品難以表現。而當今社會是信息化時代,互聯網能夠最大限度地給人們提供各類精神產品,用傳統的手段拍攝傳統人物,不知能否打動以80后90后為代表的主流觀眾。無米之炊難為,拍攝雷鋒的確太難了,對於任何一個導演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對於張玉中導演也是如此。他否掉了編劇想通過照片來回敘往事的提議,革新了拍攝雷鋒影片的思想,以某一張照片作為切入點,將一組組照片的時間順序打亂,破除平鋪直述的敘事方法,大大增強了影片的視聽效果。《雷鋒的微笑》中多次穿插毛澤東主席與英雄戰士雷鋒的隔時空交流,這是以往的雷鋒題材影片中從來沒有過的。這部影片不再拘泥於雷鋒的好人好事,而是關乎一個普通士兵的靈魂和一個偉大領袖靈魂的照應和褒獎。
毛主席曾說過:“學雷鋒,不是學習他某一種精神,而是學習他的全部。”雷鋒在他短暫而輝煌的22年生命歷程裡,留下了300多張珍貴的照片,而大多數照片上的雷鋒臉上都帶著淺淺的笑容。隻有內心有陽光的人,才能笑的如此純真。很多人認為雷鋒的照片是擺拍的,在《雷鋒的微笑》影片裡直面了這個敏感問題,劇中以一個叫做“張季”的照相師的視角,真實地還原了雷鋒多幅照片的由來。另外,對於雷鋒青春期面對個人感情的問題,影片也有所著墨。影片揭下了一直貼在雷鋒身上的符號化的標簽,回歸人性,將雷鋒作為一個普通的年輕人、士兵去看待,見証了一個特殊年代普通青年的成長以及他耀眼的思想光輝。這樣直面擺拍的態度,恰恰彰顯了雷鋒的性格特征和品質,比躲躲閃閃顯得更加真實鮮活。在這個炒作造假不時爆出、大眾圍觀娛樂的年代,又能夠有多少人可以做到不逃避、不躲藏,微笑坦然直面社會大眾的質疑?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雷鋒的微笑》在對現代社會某些現象的鞭撻上,具有著積極正面的教育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