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

人民日報理論版本周話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2013年03月18日08:2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

馬  濤

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經過30多年的改革發展,我國物質產品短缺時代已經結束,不少產品還出現了過剩,但生態產品短缺日益凸顯,成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之一。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增加生態產品供給,既需要政府引導,也需要市場推動。

生態產品是一個新概念,其含義有狹義和廣義之分。從狹義上講,生態產品是指維系生態安全、保障生態調節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環境的自然產品,包括清新的空氣、清潔的水源、茂盛的森林、適宜的氣候等。從廣義上講,除了自然產品,還包括通過清潔生產、末端處理、循環利用、降耗減排等途徑,減少對礦物、能源、水及其他生態資源的耗費而生產出來的物質產品,如有機食品、綠色農產品、生態工業品等。

對應於生態產品的狹義和廣義之分,生態產品生產活動也有兩種基本形式,即專業生態生產和物質生產生態化。專業生態生產是指人類組織社會物質資源,協助和推動生態系統恢復,增強生態生產能力,增加生態產品產出,以增殖生態資源、改善生態環境、維持生態平衡的專業性社會生產活動。物質生產生態化是指在物質產品生產過程中,自覺利用生態規律,遵循生態原則,盡量採用生態方法,降低物質生產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維持和促進生態平衡。

在以往的工業化過程中,人們更看重經濟效益,而忽視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生態產品生產活動需要投入人力和其他物質資源,但產出的是生態產品,不能用來補償生產中消耗的物質資源和社會財富。就獨立、單次甚至較少次數的生態產品生產而言,其產生的直接經濟效益顯然是負的。同時,生態效益具有很強的外溢性,它所帶來的私人收益遠小於社會收益,而成本卻要由生產者獨自承擔。因此,生態產品具有顯著的公共產品性質。

物質生產生態化是目前世界各國力圖扭轉生態惡化趨勢、保護生態環境的主要措施,對緩解日益嚴峻的資源環境危機起到了積極作用。人們將生態理念融入物質生產過程中,所生產的生態產品的功能或效用可以直接滿足人們的生產生活需求。隨著人們綠色消費和環保意識的增強,生態化生產的物質產品的消費市場越來越大,通過市場交換可以有效進行價值補償。在政府引導和市場推動下,物質生產生態化得到較快推廣。

但是,工業文明社會畢竟是典型的經濟本位社會,利潤最大化是人們從事經濟活動的基本准則,追逐財富增長而不惜犧牲生態環境的現象大量存在。生態文明建設給傳統工業文明注入了可持續發展的新鮮血液,經濟活動生態化逐漸形成潮流,但也只是在謀求最終經濟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關注和維持生態平衡。人們的思維模式、社會的評價機制依然以經濟效益和財富增長為中心,生態平衡、環境效益成為實現經濟效益和財富增長的手段,生態產品仍然處在邊緣位置,生態產品的交換還缺乏像商品交換那樣的平台和規則。

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應通過有力的規范和引導,促進資源流向生態產品生產,鼓勵企事業單位及其他社會組織支持和參與生態產品生產活動,支持技術進步,逐步提高生態產品生產在整個社會生產中的比重。同時,重視發揮市場機制推動生態產品生產的作用。物質生產生態化已經有了比較好的市場基礎,專業生態產品市場化生產也不是無路可走。生態產品成為商品進行交易的關鍵在於科學合理地確定計量其價值或價格的方法。可以借鑒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CDM機制(清潔發展機制)、碳排放權交易等制度,將專業生態生產的一定量生態產品折算為能夠減排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折算為能夠稀釋的化學需氧量等,作為確定生態產品價值或價格的基本依據,進而設計一套可行的市場機制,開展生態產品交易。

(作者單位:國家氣候戰略中心)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萬鵬、朱書緣)
相關專題
· 本版頭條
· 本周話題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