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解決兩個民生瓶頸問題
第一,解決就業問題。十八大報告指出:“要貫徹勞動者自主就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和鼓勵創業的方針,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引導勞動者轉變就業觀念,鼓勵多渠道多形式就業,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做好以高校畢業生為重點的青年就業工作和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困難人員、退役軍人就業工作。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增強就業穩定性。”在解決就業問題的過程中,政府要進一步加大支持基礎教育、高中教育的力度,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培訓和轉移農村勞動力,提高農民工的技術水平,為民族地區發展儲備優質勞動力。通過調整經濟發展結構,大力發展特色加工業、勞動密集型企業、民營企業、中小企業﹔通過城鎮化建設,集聚生產力要素,擴大就業﹔通過開發公益性就業崗位,對就業困難對象提供相應的政策扶持﹔通過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建立與促進就業的聯動機制。支持城鄉群眾自謀職業、自主創業,鼓勵中小企業吸納各族群眾就業。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加強就業指導,強化職業技能培訓,積極組織勞務輸出,引導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或城鎮轉移。加強勞動執法,保障和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第二,統籌城鄉教育、醫療發展問題。“看病難”一直是影響農村牧區民生的重大問題。從醫療衛生機構設備來看, 其數量、質量的分布呈自上而下的倒三角形, 縣以下直至鄉村牧區屬城鄉醫療體系的末梢, 活力有限。專業人才的數量、質量分布與機構設備分布狀況相同, 亦呈倒三角形。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堅持為人民健康服務的方向,堅持預防為主、以農村為重點、中西醫並重,按照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要求,重點推進醫療保障、醫療服務、公共衛生、藥品供應、監管體制綜合改革,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為此,要進一步統籌城鄉醫療衛生服務機制,建立城鄉一體化的基層衛生服務機構,確保藥物、醫療器械和醫務人員的充足配置。通過加強不同層級和地域的公立醫院豎向與橫向定期交流、相互幫扶、對口援建以及遠程醫療顧問,縮小地域及層級醫院之間的醫療水平差距。引導醫療衛生資源向農村牧區傾斜,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全面推進縣級醫院標准化建設,提高裝備水平和救治能力,每個旗縣至少有一所縣級醫院達到二級甲等標准﹔蘇木鄉鎮全部實現“三個有”,即有一個規范化衛生院、有一支適應農村牧區特點的醫療隊伍、有一套基本檢測設備﹔嘎查村實現“三個一”,即一個規范化衛生室、一名具備執業資格的醫生、一套基本藥物保障制度。
由於教育資源配置不合理導致的教育不公平,主要表現為城鄉之間、地區之間、各級各類教育之間資源配置不均衡。目前我區城鄉教育差別仍然很大。十八大報告指出:“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資源,重點向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水平,積極推動農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有用之才。”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一要著力促進公共教育資源配置公平,積極推動建設覆蓋城鄉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縮小城鄉、區域教育發展差距。二要落實農村牧區義務教育保障機制,推進城鄉間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繼續加大對農村牧區的教育投入, 並有效管理和利用這些投入, 採取更為靈活的機制使農村牧區留住人才、吸引人才, 提升“兩基”實現水平, 培養有較高文化素質的新型勞動者。建立規范的公共教育資源向貧困地區傾斜的機制,逐步縮小區域間教育發展差距。
(作者單位: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研究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