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民主體現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體現在基層自治和民主管理之中
民主需要制度性和程序性選舉,但是不能把民主的實質僅僅歸結為選舉。選舉是實現民主的某種手段,而選舉本身並不就是民主的目的。民主權利應該包括經濟民主、政治民主、文化民主、社會民主方方面面,可是許多西方國家的民主已經異化成為幾年輪番一次的選舉,人民也成為僅僅在這個時候才行使“權利”的公民,平時卻對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政策缺乏真正的影響力。許多政客選舉時許下許多的承諾,可是選舉之后就拋到腦后,選舉語言已經成為大家都需要面對的一種“現實”。就如格雷格·鮑威爾(Greg·Power)在2012年4月發表的《全球議會報告》中指出的:“民眾對議會所審議問題的真正影響是有限的。”更有甚者,大選已經成為代表利益集團的政黨爭奪權力的政治秀。在這種政治秀情境下,競選人往往偏重於表演和不負責任的承諾,許多人缺乏真正的管理經驗,有的只是表演和作秀的才能。很多二流演員成為頗受媒體青睞的“政治人物”,二者之間顯然有某種表現和象征意義。在政界和媒體的相互作用之下,許多人沒有多少從政經驗,卻因為有較強的表演能力而一步登天,無法應付復雜的社會問題,這是西方社會治理出現危機的原因之一。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我們不僅有民主,而且我們的民主探索更具實際意義和實質內容。我們不僅有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而且在任何基層都有民主參與和民主監督。人民民主體現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體現在基層自治和民主管理之中。西方人說不怕總統而怕經理,而在中國基層領導的任命和提拔都要進行民主測評,每年由群眾對他們的工作進行評議,隻有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服務、為人民群眾著想的干部才能得到群眾的認可。那些隻考慮自己利益的人,那些碌碌無為的人,都會感受到群眾測評的壓力。更加重要的是,中國的高級干部都由基層工作開始做起,有不同層面和范圍的民主生活經驗,都在不同的層級上得到群眾的評判和民主生活鍛煉。
社會主義愈發展,民主也應該愈發展
既然民主是一個歷史概念,社會主義要建立更加廣泛、更加全面、更加符合人民利益的民主形式,那麼社會主義愈發展,民主也應該愈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必須改變某些還不夠民主的地方,我們也要學習包括西方政治民主有益的東西,但是我們決不照搬西方的民主制度,因為他們的民主是基於資本主義社會的民主,不是人民民主。人民當家做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因此,就如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指出的,“必須繼續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保証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這就要求我們使民主越來越制度化,越來越程序化,越來越規則化,同時讓民主參與的范圍越來越大,隻有這樣才能讓群眾可以預期有成效地參與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一句話,我們必須更高地舉起人民民主的旗幟,不僅保証人民當家做主,而且要不斷擴大人民民主。
總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積極倡導民主價值觀,但是我們所倡導的不是西方所鼓吹的“民主”,而是社會主義的人民民主。如果說古希臘的民主是少數奴隸主的民主,資本主義的民主是資本主導的片面的民主,那麼馬克思主義的目標是徹底解放全人類,建立人民真正當家做主的社會。實現真正全面的人民民主,實現所有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於人類社會進步的價值理想,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追求。
(作者系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中國文化走出去協同創新中心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