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處在大變局中的中國,要進行積極主動的價值排序,以達到確立發展方向、引領社會風尚、致力社會和諧的目的
社會生活實踐中當面臨不同價值間沖突的時候,就需要我們作出必須的排序、甄別和取舍,以確立那些價值是“優先性的選擇”。個體的情形是這樣,一個社會同樣如此,對於處在大變局中的中國,同樣要進行積極主動的價值排序,以達到確立發展方向、引領社會風尚、致力社會和諧的目的。
人是一種目的性存在,是一種創造價值並追尋價值與意義的存在。一個社會發展越成熟,就越應該體現社會發展的價值自覺,始終把握發展的方向,夯實社會發展的價值規范基礎。中國歷經30年的改革開放,“以人為本”的理念日漸深入人心,這也可以說是學界持續關注價值問題的最深厚社會基礎。但是發展和改革的深化,也出現了諸多社會矛盾,這些矛盾如不穩妥有效地解決,將會危及未來中國的健康發展。而矛盾的解決就牽涉“價值排序”的問題。
筆者以為,首先需要我們去認真反省“什麼是我們這個社會最想要得到的?”而有效回答這一問題,有賴於我們對中國社會發展歷史方位的認知和判斷。毫無疑問,“最想要”得到的一定是指向社會精神理念層面的目標,這是一種“社會願景”——今天的中國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實踐,我們確立了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這就是全體中華兒女的“中國夢”,是我們最想要的“社會共同願景”。近代西方著名的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曾經講過:“一個國家的興盛,不在於國庫的殷實、城堡的堅固或是公共設施的華麗,而在於公民的文明素養,也就是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遠見卓識和品格的高尚。”一個社會從“最基本”的價值需求到“最想要”的價值需求,體現了我們在發展觀層面的自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