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賢與能
“治大國如烹小鮮”的第二要義是選賢與能。這是一種看似平常卻高超的領導藝術。具體來說,就是要將合適的人安置在合適的位置,充分發揮其角色作用,而不是對具體的事務進行干預。法家的集大成者韓非子,在老子思想的影響下,就曾提出過“君道無為,臣道有為”的觀點。在他看來,君主作為最高管理者,不必事事親為,而是要學會將主動權交給手下的大臣,發揮他們的積極性。毛澤東主席深諳此道,他曾說:“領導者的責任,歸結起來,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兩件事。”鄧小平也聯系自己的經驗說:“我的抓法就是抓頭頭,抓方針。”出主意,就是抓方針﹔用干部,就是抓頭頭。抓住了這兩條,也就抓住了做領導的根本。
據載,春秋時期,魏文侯曾與儒生田子方在一起賞樂飲酒。魏文侯對田子方說:“我感覺編鐘的樂聲不是很協調,左邊有些高。”田子方聽完后笑了。魏文侯問:“你笑什麼?”田子方說:“臣下我聽說,國君懂得任用樂官,不必懂得樂音。現在國君您精通音樂,我擔心您會疏忽了任用官員的職責。”魏文侯有所開悟。
魏文侯作為一國之君,要把國家治理好,隻需要把好的樂官選拔出來就可以了,而不是去時刻關心“鐘聲不比”這樣的瑣事。對瑣事關心得太多,對大事勢必糊涂。難怪田子方批評他“審於音而盲於官”。
歷史總是無情地嘲弄那些“忙碌”的管理者。楚漢戰爭時期,項羽因戰起家,雖然驍勇,卻不善戰。劉邦上馬不能征戰,下馬不能撫民,卻最終取得天下,皆因其有獨門法寶。個中原因,劉邦最為清楚:“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的確,項羽本事很大,大到不需要別人幫忙。所以,他手下的謀臣都跑到劉邦那裡去了,因為在項羽那裡沒有用武之地,無法實現自己的價值。諸葛亮本事也很大,大到幾乎可以一個人把所有的事情都擺平。但是,這種表面風光的另一面卻是:手下的人沒有了施展才能的機會和平台,永遠也走不出諸葛亮的鋒芒和陰影。三國角逐,蜀國在諸葛亮死后旋即衰弱直至滅亡,原因固然很多,但諸葛亮的光芒太盛,以至於群臣無用武之地,恐怕是一個很大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