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4月1日電(記者 萬鵬)習近平同志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指出:“改進工作作風,就要淨化政治生態,營造廉潔從政的良好環境。”署名邱煒煌的作者近日在《學習時報》撰文指出,淨化政治生態,先得找到政治生態受污染的根源,以便對症下藥。針對當下的政治生態,應根治十大“常見病”。
一是“不跑不送,原地不動”的潛規則。干部群眾普遍認為買官賣官是最大的腐敗,“不跑不送,原地不動﹔隻跑不送,暫緩使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已成為一些地方干部升遷的潛規則,民主推薦、組織考察、集體研究等有時不過是玩程序、走過場。在這種潛規則支配下,賣官者權力尋租,甚至明碼標價,買官者投其所好,錢賄、色賄、雅賄無奇不有,於是“帶病在崗”、“帶病提拔”、“邊腐邊升”現象司空見慣,而不跑不送者的政治發展空間因為這種“不正當競爭”而被大大壓縮。所以中組部曾對買官賣官問題進行專項整治,提出讓賣官者身敗名裂,讓買官者“賠了夫人又折兵”。
二是“拼搏不如拼爹”的特權現象。“我爸是李剛”,一語道破了當今拼爹的社會病,正如習近平同志指出的那樣:領導干部“明裡暗裡為子女親屬升官發財奔走的,以權枉法的,不乏其人”,這是封建社會“封妻蔭子”、“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腐朽思想的沉渣泛起,與黨的宗旨背道而馳。任其發展,我們社會就沒有公平正義可言,我們的事業就不能生機勃勃。現在“官二代”現象比較突出,有的領導干部鑽政策空子曲線調動親屬進公務員隊伍,有的另辟蹊徑通過“黨外路線”安排子女進班子。人們呼喚焦裕祿、楊善洲,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嚴格要求子女親屬,不搞任何特權。
三是“能力不如關系”的關系學。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優質資源稀缺,加之制度不健全,監督不到位,升學、就業、考公務員、評職稱、提拔、買房子、打官司、出國等等,都要拉關系走后門,於是乎經營關系進“圈子”現象盛行。大到幫派小到“老鄉圈”、“同學圈”、“麻將圈”,形成各種各樣的利益團體。有關系走遍天下,無關系寸步難行。這種“無人不求人、人人都被求”的“中國式求人”往往挑戰法律尊嚴、政府公信力、社會公平和市場規則,必然導致權錢交易、人身依附。
四是“琢磨事不如琢磨人”的投機鑽營。常言道:“君子做事,小人‘做人’。”這裡所謂的“做人”是指琢磨、算計人,拉關系。品行正派的人把精力用在事業上,心術不正的人則把心思用在投機鑽營上,現實生活中會做人比會做事跑火,“琢磨事不如琢磨人”成了一些人的金科玉律。琢磨領導,了解他的喜怒哀樂,投其所好﹔琢磨對手,掌握他的弱點軟肋,攻其不備﹔琢磨派系,打聽誰是誰的人,誰聽誰的話,四處討好,八面玲瓏﹔琢磨自己,無視缺點,放大優點,心生浮躁,盲目攀比,“兩年不提拔、心裡有想法,三年不挪動、就想去活動”,甚至提拔的位子還沒坐熱,便又想著上台階。如果讓“隻琢磨人不琢磨事”的投機鑽營者得利,那老實人就必然吃虧,“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涌流”就會成為一句空話。
五是“干的不如看的”的論資排輩。時下一些地方存在五花八門的“機關病”:止步不前的“戀舊病”、敷衍扯皮的“推諉病”、萎靡不振的“懶惰病”、麻木不仁的“冷漠病”、華而不實的“漂浮病”、隻說不做的“空談病”。沾染了這些“病”的人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習慣於當看客、評論員,對干事的說三道四、品頭論足,甚至橫挑鼻子豎挑眼。更嚴重的問題是這種人竟然還很“吃香”,仕途順利。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一為論資排輩,年輕人再吃苦再有成績也得往后靠﹔二為求全責備,苛求探索者,挑剔實干家,隻許成功,不許失誤,使干事者不但流汗還流淚﹔三為遷就落后,正所謂“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搗蛋的”,會鬧的孩子有奶喝,一些地方和單位抱著惹不起躲得起的態度,違心推薦“會來事的”,隻求盡快“送瘟神”。我們的事業需要實干家,隻有鼓勵探索,寬容失敗,不讓干事者吃虧,才能真正形成實干興邦的良好氛圍。
更多內容>>>歡迎進入【理論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