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要公
我們知道,信訪部門本身並不解決糾紛,而是推動責任部門解決糾紛。從這個意義上講,信訪部門既不是責任部門,也不是當事人之一,屬於督促、檢查、監督的部門。這個體制使信訪部門與糾紛本案之間沒有利害關系,有起碼的獨立性和公正性。但是,信訪部門推動誰去解決糾紛呢?簡單的回答就是責任部門。那麼這個責任部門又是誰呢?按照屬地管轄原則,大多是最基層的黨政部門,如街道辦事處、鄉鎮黨政部門、縣區黨委政府及其部門等。由這些所謂的“一線”的責任部門負責處理信訪事項、解決糾紛。如果對此信訪處理不服,再由上一級的黨政政府部門審核處理,實行“三級終結制”。
這個體制有其先天的缺陷,那就是缺乏最起碼的形式公正。公正至少有兩個核心內容:一是與己無涉,二是公開透明。人類政治文明和法治文明的諺語說:任何人不能成為自己案件的法官。講的就是公正的第一個核心內容。而在信訪實踐中,所謂信訪責任部門實際上大多是信訪事項當初的主事部門,或者是參與過相關決策的部門。也就是說,責任部門多為信訪案件的當事人之一。很多信訪案件,當初就是這個所謂的責任部門作出的決定,信訪人因為對該決定不服,才採取信訪形式。結果,繞了一個大圈又回到了既是責任部門又是當事人的部門手中。“法官”和“當事人”集於一身,缺乏起碼的形式公正。從一些進京“告御狀”的事例看,信訪人根本就不相信原處理部門再來處理信訪事項,也說明了這一點。
公開透明的處理過程,這是平等程序所生之威。就信訪工作而言,如果僅有權力之威而沒有公理之威和程序之威,隻有“壓服”的表面,而不能產生“願服”的結果,最終還是壓而不服。古語說:公生明,廉生威。沒有公正公開,沒有廉潔無私,就不能讓人心服口服,不能做到事要解決。所以,強化和健全信訪工作的公開處理機制,讓公眾有序參與信訪訴求的處理,是完善信訪制度的一項重要內容。那種把信訪工作神秘化、個案化,對信訪事項的處理搞“背對背”的做法,既有悖於法律和政策要求,也不符合事要解決的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