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意蘊深刻、觀點鮮明、語言雋永
《之江新語》的三個特色
戎章榕
2013年05月13日14:24   來源:人民政協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文風折射的是黨風政風,關系黨的形象,關系事業成敗。這也就是中共中央新近出台的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的一大原因吧。

語言雋永。《之江新語》除了短小精悍,觀點鮮明外,語言精練、雋永也是一大特色。語言雋永表現在恰當地引經據典,適時地運用群眾語言。在《之江新語》中,習近平同志經常融會名言典故,意到筆到,恰到好處。諸如強調為政者需要學與思,引用《論語》“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要求黨員干部加強自律,引用《禮記》“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提倡堅守做人的操守和從政的道德,引用《大學》“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不勝枚舉,運用嫻熟,言之成句,持之有理。此外,從歷史典故中引發現實思考,引以為戒。比如《生活情趣非小事》運用了兩則小典故,典故一正一反,說明領導干部“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的重要性。優秀傳統文化書籍,具有以一當十、高含金量的文化內涵。談古論今,溫故知新,能夠增進文章的魅力與深度,容易引發人的共鳴與思考。同時也見識了習近平同志在傳統文化上的深厚學養,注重吸收古代聖賢在修身處事、治國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經驗。

《之江新語》的另一個特色是善於汲取、提煉群眾語言。群眾的思想最鮮活,群眾的語言最生動。寫文章要體現群眾意願,表達群眾心聲。書中既有古人的“堤潰蟻穴,氣泄針芒”,又有群眾語言“巴豆雖小壞腸胃,酒杯不深淹死人”,來揭示由量變到質變的深刻哲理,生動形象。運用群眾語言作觀點,也有提煉升華。比如在《打好“團結牌”》中,用到了大家比較熟悉的握指成拳來比喻團結,但在論述“一把手”應在團結上帶好頭,將“大拇指”與其他手指的關系作了引申。將群眾語言在評述新問題時進行生發,寫出了新意,這樣勢必為群眾所喜聞樂見。這種語言風格在他就任黨的總書記之后,依然保持。比如“打鐵還需自身硬”、“眾人拾柴火焰高”等。

習近平同志曾經指出,改進文風要在短、實、新三個方面下功夫、見成效。他在《之江新語》中不僅勉力而為、努力踐行,更為重要的是,“文合為時而著”,在工作中觀察,在觀察中思考,用思考推動工作。不論是弘揚優良文風上,還是重視學習、善於學習上都為我們樹立了榜樣。

(作者單位系福建省政協研究室)

■相關鏈接

《之江新語》簡介

《之江新語》由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2003年2月25日,浙江日報頭版開辟了一個特色欄目——《之江新語》專欄,當期的專欄文章內容為《調研工作務求“深、實、細、准、效”》,全文不足300字。從此,這個欄目一直持續到2007年3月25日,累計刊發232篇短評。署名“哲欣”,是取“浙江創新”之意。后經習近平同志同意,結集出版。

(責編:常雪梅、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