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李克強總理100天:改革進行時
出任總理百日,行政體制、金融、農業多領域加大改革力度,削減“三公”,保障民生
2013年06月24日08:00   來源:新京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5月26日,李克強在柏林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會見記者。 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4月21日,李克強在成都華西醫院看望在蘆山地震中受傷的孩子。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 攝

30年前,波瀾壯闊的改革首先是由沿海開放的經濟特區帶動的。今天看來,用開放促進新一輪改革,依然有很大的空間和動力。而在這種開放的過程中,改革將釋放巨大的制度紅利。

——3月29日,李克強在部分省市經濟形勢座談會上講話

中方的努力取得成效:6月4日,歐盟作出初裁決定,在最后一刻將臨時反傾銷稅從47.6%下調到11.8%。業內人士說,這一結果來之不易。

3天后,李克強來到河北的邯鄲、邢台、石家庄考察。今年以來,霧霾天頻繁出現。環保部公布的一季度空氣污染最嚴重的10個城市,上述三地都位列其中。

在考察環境監測的同時,李克強造訪了邢台一家光伏企業。他對企業負責人說,“困難是暫時的”,他希望“企業和政府一起做好工作”,“除了穩住國際市場,更重要的是啟動國內市場,消化產能”。

李克強此舉被認為是為正在遭遇困難的中國光伏業“打氣”和“支招”。

回到北京,6月14日,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了6項政策,扶持光伏產業。他還部署了大氣污染防治10條措施,提出“把調整優化結構、強化創新驅動和保護環境生態結合起來”。

專家分析,這一舉措,正是對光伏產業“啟動國內市場”的鼓勵和支持,為“外患重重”的光伏產業,指明了新發展思路。

  農業現代化:“讓天下心安”

發展農業現代化,促進農民進城就業、創業,有序釋放城鎮化的內需潛力

李克強對農業並不陌生。在考入大學之前,他曾經在農村插隊,還擔任過大隊書記。在地方主政時,他也經常到田裡,“抓一把,就知道土壤墒情如何”。

就任總理之后,在他眼中,農業已不僅是糧食安全和農民增收的問題,他更關心怎樣以農業現代化來支撐新型城鎮化。李克強的思路是:通過發展現代農業固本強基,有序釋放城鎮化的內需潛力。

3月27日,春分剛過。李克強開始了就任總理后的首次調研,首站選擇在江蘇省江陰市新橋鎮,專程考察小城鎮規劃建設和農業現代化。

新橋是江陰最小的鎮,面積19.3平方公裡,人口不到6萬。但是這裡卻成為江陰乃至江蘇城鎮化的樣本:農民上樓成為工人,集中居住率在80%以上。

當地80%以上的農民成為現代產業工人,這也契合李克強新型城鎮化的構想。他反對人為“造城”,認為城鎮化要有產業支撐:進城農民能就業創業,生活才會更安穩,城鎮化才能扎實。

現代化農業,是李克強的另一興趣點。在常熟的家庭農場,李克強說,通過股份合作、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等多種形式發展現代農業是大方向,適度規模經營對新型城鎮化會形成有力支撐。

4月3日,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開展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工作,推動轉變傳統的農業發展方式。

國務院確定黑龍江先開展試驗。按照國務院的部署,綜合配套改革包括創新農業生產經營體制,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創新農村金融服務,探索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協調發展的新模式等9項內容。

隻要是在農村走訪,李克強就喜歡到田裡去看看。在常熟,他察看了麥苗長勢,3個月后,他又到邯鄲考察麥收。

6月7日,天氣悶熱。李克強拔起一棵麥穗搓下麥粒,看到顆粒飽滿,他露出了笑容。他說,希望“顆粒歸倉”,“吃飽了才能心安”,“讓天下心安”。

本周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將聽取和審議關於城鎮化建設工作的報告。“城鎮化”即將面臨第一次摸底考試。

(責編:萬鵬、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