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生育政策調整方案適時出台
■專家觀點
陸杰華:
生育政策已迎來調整窗口期
昨日,人口學家、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杰華在接受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國家衛生計生委文件所提到的完善生育政策並非新的提法,早在人口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我國已明確提出要完善。所謂生育政策,不僅包括媒體和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單獨二胎”政策放開,還包括提高對執行計劃生育家庭的獎勵、對失獨家庭的扶持等多方面內容。
陸杰華認為,根據目前的人口形勢,我國生育政策已經迎來調整窗口期,原因是我國已長期處於低生育水平,總和生育率偏低。實行計劃生育政策30多年來,我國累計少生了4億多人口。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我國總和生育率降到1.8左右,已經低於國際公認的2.1的人口更替水平。進入21世紀,我國持續維持低生育水平。
另外,少子化和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2000年“五普”的數據顯示,我國0∼14歲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是22.8%,到了2010年的“六普”,這一比例快速下降到16.6%,少子化現象日漸明顯。與此同時,我國老齡人口還在持續增加。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統計公報顯示,2012年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佔總人口的14.3%。
另外,國家統計局的統計公報還顯示,2012年我國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首次下降。“這也從側面表明,我國的人口紅利已從豐厚時期進入到下行通道﹔按現在的下降速度,可能到不了2030年,我國勞動力將出現‘負債’。”
不過,完善計生政策不等於放開二胎。陸杰華明確表示,人口計生政策調整與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並不矛盾﹔而且“逐步完善政策”並不意味著要“放開二胎”。
據了解,我國的計生政策一直處於調整完善中,比如允許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的夫婦生育二胎,部分地區“單獨”家庭也能生二胎,部分省取消一二胎之間生育間隔時間的限制,允許再婚夫婦生育二胎或三胎等。“我國的生育政策最終應實現城鄉同策、地區同策。”陸杰華說。
1953年8月 政務院批准了衛生部關於《避孕及人工流產法》。
1955年3月 中共中央發出了《關於控制人口問題的指示》。
1957年2月 毛澤東在最高國務會議上提出了:“人類要控制自己,做到有計劃地增長。”當年,馬寅初提出了他對人口問題的主張,發表了“新人口論”。
1962年底 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發出《關於認真提倡計劃生育的指示》
1971年 國務院批轉了衛生部、商業部、燃化部《關於做好計劃生育工作的報告》,提出:除人口稀少的少數民族地區和其他地區外,都要加強對這項工作的領導。
1973年 國務院成立了計劃生育領導小組。在計劃生育宣傳教育上,提出了“晚、稀、少”的口號。
1978年 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把計劃生育提到國策的高度。
1979年 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提出:“鼓勵一對夫婦隻生育一個孩子”。
1980年 中共中央提出:計劃生育要採取立法的、行政的、經濟的措施,鼓勵隻生育一個孩子。
1980年9月 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了新的《婚姻法》,第十二條規定:“夫妻雙方都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
1982年12月 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規定:“國家推行計劃生育,使人口的增長同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相適應。”
本世紀初,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做出了一些調整。符合特殊情況者,由夫妻雙方共同申請,經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審批,可按人口計劃及間隔期規定安排再生育一個子女,這其中就包括獨生子與獨生女結婚的情況。
■計劃生育政策大事記
梁建章:
徹底放開不會造成人口爆炸
對於計劃生育政策是否放開,人口專家梁建章則建議徹底放開。梁建章認為,其他國家的經驗說明徹底放開人口政策不會造成人口爆炸。即使有擔心,也可以先放開,發現反彈嚴重再收回來。梁建章認為,計劃生育不利於國家發展。人口減少,尤其是年輕人口減少,會給經濟和社會帶來勞動力減少、創新活力衰退、養老負擔沉重、國家財政困難等負面影響,患上日本的“老年病”。
梁建章認為,真正需要擔心的不是放開后出生人數的短暫反彈,而是幾年之后,新生兒數量又會雪崩式地下滑。原因除了生育率在補償生育結束會回落之外,是育齡女性急劇減少,這背后是1990年代生育率快速下降,導致90后母親在不到10年會減少約一半。這個大滑坡將嚴重惡化老齡化程度,加劇未來人口的衰減。應對這個滑坡的最好方式是,在完全放開后,當生育率再度下滑到替代水平時,實施鼓勵生育的措施,力求把生育率提升至更替水平,維持正常繁衍。
(記者 吳婷婷 徐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