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勝群
2013年08月09日07:2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黨的十八大勝利閉幕后不久,習近平同志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團結的旗幟、奮進的旗幟、勝利的旗幟,要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的聚焦點、著力點、落腳點。此后,習近平同志就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多次進行深入闡發,深刻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淵源、歷史淵源及其時代性、實踐性和科學性。這對我們從理論和實踐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百多年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發展的結晶
習近平同志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証統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根據時代條件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是一百多年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發展的結晶,是當代中國的科學社會主義。
19世紀中葉,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使社會主義實現了從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科學社會主義揭示了資本主義產生、發展、滅亡的歷史必然性,對未來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方向、發展過程和一般特征作了科學預測和設想。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時代,社會主義缺乏實踐的條件,使他們來不及也不可能對社會主義的具體形式和具體細節作出更具體的設計。同時,他們明確地反對教條式地規定未來社會主義的具體形式和具體細節,強調科學社會主義原則的運用要以具體的歷史條件為轉移。這就為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發展開辟了廣闊前景。
上世紀初,列寧成功地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俄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領導十月革命取得偉大勝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實現了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飛躍。同馬克思、恩格斯一樣,列寧也反對把現有的理論“看做某種一成不變的神聖不可侵犯的東西”,認為“社會黨人如果不願落后於實際生活,就應當在各方面把這門科學推向前進。”在沒有先例可循的情況下,列寧對如何實踐社會主義作了開創性的探索,豐富、發展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開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實踐。在隻有蘇聯模式可學的情況下,在開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時我們走了照搬蘇聯經驗的路子。但是,我們黨很快就覺察到蘇聯模式的種種弊端,果斷決定獨立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這一探索盡管曾出現過脫離實際的嚴重失誤,卻還是取得了巨大的成績,形成了關於社會主義建設的許多獨創性的理論成果和實踐成果。
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黨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深刻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正確判斷時代主題和基本國情,經過30多年的努力,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三位一體的偉大成果,取得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別的什麼主義,就在於它始終堅持以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為理論源泉和理論核心。鄧小平同志在改革開放之初就明確指出:“現在我們搞四個現代化,是搞社會主義的四個現代化,不是搞別的現代化”﹔公有制為主體、按勞分配、共同富裕等,“我們就是要堅決執行和實現這些社會主義的原則。”科學社會主義創始人對社會主義的設想和他們提出的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最終實現,需要一個過程。我們黨始終將其作為核心價值追求,始終將其作為進行改革開放和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的“魂”。這樣一種追求,這樣的“魂”,鮮明地體現在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黨所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中。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為當代中國的科學社會主義,關鍵在於它的“中國特色”。我們黨既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堅決反對和抵制偏離社會主義方向的錯誤思潮﹔又吸取不顧歷史條件生搬硬套本本的歷史教訓,破除對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教條式理解,而真正將其與當代中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從而形成了鮮明的“中國特色”。當代中國最大的實際是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搞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社會生產力。這樣,我們進行的改革開放,包括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借鑒吸收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有益的東西,等等,都是圍繞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社會生產力這一根本任務的。而發展社會生產力,正是科學社會主義要義。因此,這種“中國特色”既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的堅持,又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的豐富和發展。
推薦閱讀:
下一頁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