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部分股市參與者的收益增加,而另外一部分股市參與者的收益減少,那麼這樣的股市制度改革過程變成了一個卡爾多改進過程。
沒有潛在利潤,就不可能有股市制度變革,但有了潛在利潤,股市制度變革也未必發生。因為股市制度變革還涉及到成本問題。隻有當通過股市的制度創新可能獲取的潛在利潤大於為獲取這種利潤而支付的成本時,制度創新才可能發生。同樣是股市制度改革的受益者,成本與收益的分配可能不平等或不匹配,股市制度改革的受益者之間仍然存在博弈。
股市制度改革過程在不同的階段將呈現出不同的利益調整方式,其中既有帕累托改進,也有卡爾多改進。股市制度的設計是一個動態博弈,其條件是不確定和不斷變化的,其規則在形成過程中至少有一部分是由參與者制定,每個參與者都想竭力控制制度變革后的博弈,盡量獲得有利於自己的結果,可能使得股市制度設計本身就不是以促進股市發展為初衷。
卡爾多改進形式的股市制度改革過程,由於部分股市參與者的利益受損,博弈可能更加激烈,進一步的股市制度改革將更加困難。制度的變革也引起利益的調整。股市制度改革的初期往往是帕累托改進過程,所以改革進程很快,但是,股市制度變革中后期通常是卡爾多改進過程,所以改革進程相對推進得慢些,中國目前的股市制度改革進入攻堅階段,機構投資者入市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二、踢開政府並不能防止股市圈錢
如何看待我國股市的改革問題呢?我國股市的發展落后,與我國市場經濟的整體發展已經不太相適應,不能滿足市場多元化和高效率的要求,中國股市的改革是勢在必行。但是,股市振興的根本條件還是實體經濟的發展。股市改革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服務實體經濟,防止利用股市圈錢的投機行為。
政府在股市改革中仍然是一個必不可少的角色,雖然我國股市的改革需要政府放開權力,但是政府對股市改革的制度監管是保証中國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力量。救市不僅僅是政府與市場的事,也是參與股市的上市公司和投資者的事,完善公司治理制度,規范股市參與者行為,也是制度救市的題中應有之義。
經濟學研究的主題是資源的配置問題。資源配置的方式一直是經濟學研究和爭論的焦點問題。傳統的觀點認為,市場調節和國家宏觀調控是兩個主要的資源配置手段。在經濟學研究中,商品交換和市場一直都是最受學者們重視的領域和問題,市場被賦予了神奇的力量,價格機制在經濟活動和經濟關系中的作用被濃墨重彩地描述與解釋。
西方信奉自由主義的經濟學者認為,市場是一隻看不見的手,能通過價格和數量的均衡自發地調節市場的供給與需求關系,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這一觀點的基礎是“經濟人“,認為人具有完全理性。由此,推及到企業等其他經濟主體,也具有完全理性,可以依據市場規律自發地調節。隻要市場有規則地運行,社會生活的一切方面都會隨之推進。
當前中國股市改革中,呼聲最高的是要求政府完全放棄對股市的管理,實行股市的全面市場化。對這一觀點,需要辯証的看待,目前股市的一些行政性管理手段的確需要改革,進行市場化運作固然可以充分發揮市場經濟規律自發的調節作用,但是市場本身也存在缺陷。
馬克思雖然也強調市場的基礎作用,但他並沒有夸大市場的作用,看到了市場的缺陷,對市場以外的其他手段(特別是具有高度計劃能力和管理能力的社會組織)的研究給予了重視。
隨著市場失靈的頻繁出現和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的失效,西方經濟學的研究把視角轉向國家或政府的調控能力上,強調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的有序運行需要正式制度的規制,特別是法律被提到了一個很高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