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

學者論壇:怎樣實施國民收入倍增計劃

劉安萍

2013年08月28日07:3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非常鼓舞人心。相應地,實施國民收入倍增計劃進入了人們的視野。那麼,如何理解、怎樣實施國民收入倍增計劃呢?

所謂國民收入倍增計劃,是指在一個相對確定的較短時期內,通過提高國民經濟各部門生產效率和效益、顯著提高居民實際收入水平、建立健全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等方式,實現居民收入翻番目標的一種經濟社會發展方案。這裡的國民收入,並非統計學意義上的GDP或GNP,而是指居民收入。實施國民收入倍增計劃,其時間向度上的涵義是,注重居民收入增長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其最終追求是居民福祉的增加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收入倍增”並非要求居民收入的強制增長。從更廣的視角看,“收入倍增”的最大意義或許並不在居民收入增長一倍,其題中應有之義應包括:建立健康可持續的產業結構,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產業技術創新,建立健全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健全居民收入正常增長機制等。

1960年,日本宣布啟動為期10年的國民收入倍增計劃,採取了包括充實社會資本、實行最低工資制、推行社會保障、增加農業勞動者收入、推動中小企業發展、削減個人收入調節稅和企業稅等一系列措施,僅用7年就使國民收入翻倍。今天,我們面臨著日本50年前面臨的相似問題,如出口受阻、收入差距過大、個人消費不足等,實施國民收入倍增計劃對經濟發展、社會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一些地方實施國民收入倍增計劃的實踐表明,它不僅增加了職工收入,而且對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社會生產力提高、經濟結構調整、“兩型社會”建設都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

實施國民收入倍增計劃的可行路徑是:首先,制定“倍增”的總體目標、階段性目標以及路線圖﹔其次,通過完善市場機制、產業政策和科技政策等,提高國民經濟各部門生產力和經濟效益,有效增加居民的工資性、經營性、財產性收入﹔第三,調整和完善收入分配機制,顯著而普遍地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在此進程中,需注意處理好政府、企業、居民的利益關系。實現國民收入倍增,有賴於企業提高效率和效益,有賴於政府科學合理地協調財富分配並加強醫療、住房、教育、養老等社會保障建設,也有賴於職工及其組織提高收入談判能力。

相關新聞


鄭功成:國民財富分配格局應更多地傾向勞動者

李修鬆:實現國民收入倍增的三點建議

胡懷國:通過頂層設計來系統解決收入分配差距

賴德勝:改革收入分配須理順市場和政府的關系

洪大用:堅持“調高擴中保低”調整收入分配格局

李義平:內需拉動經濟先決條件是增加居民收入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黨員學習微平台”

下一頁
(責編:程宏毅、謝磊)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版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