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昌 孫亞力
花落誰家仍充滿變數
不僅現在,早在以前北約就要求土耳其不要購買俄羅斯的“安泰”-2500和中國的FD-2000,美國總統奧巴馬也曾在同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會面時兩次發出警告,理由是上述兩國的武器系統無法與北約系統相融合。
可以預見,美國和北約不會輕易罷手,還可能使出渾身解數向土耳其施壓。雖然出於實現分享技術的強烈願望,土耳其會有迎戰的心理准備,但這份合同最終不排除有被攪黃的可能。
土耳其早在1952年就加入了北約,是老牌的北約國家,一直主要採購使用美國和歐洲生產的軍事裝備,並與北約共享情報偵察信息。但防空導彈系統本身獨立性很強,如果還需進一步拓展情報來源,共享來自北約預警探測網絡的信息,隻要在裝備上留好數據鏈接口就行,對於技術轉讓成分很大的合作項目來說,這就更不是問題。
但為了阻撓中國與土耳其兩國間正常的軍貿合作,美國和北約非說中國的防空導彈系統無法與北約的兼容,實在難掩其言不由衷。美國和北約之所以對土耳其這次的招標結果跳著腳地反對,可能有三怕:
一怕壟斷多年的軍火市場被蠶食,巨大的經濟利益被分享。軍火貿易在美國和北約發達國家經濟中佔有十分重要地位,先進防空導彈裝備技術的出口更是其國際軍火貿易中賺取利潤最高、吸金最多的項目,相關市場一直被其高度壟斷。特別是在美國深陷金融危機、歐洲深陷債務危機的當下,中方方案被土耳其首選,可謂虎口奪食。盡管40億美元的訂單不算大,但先例一開,其他有關國家如果也來效仿土耳其,美歐壟斷多年的軍火市場有被蠶食的風險。
二怕壟斷軍事高新技術的局面被打破。遠程防空導彈系統集當代最先進科技成果之大成,體現著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強弱。美國和北約有關國家長期佔據遠程防空導彈技術的前沿領域,為保持其高度壟斷地位,對和哪些國家進行軍事技術合作都有嚴格限制,即是對北約有關成員國,也是心懷忌憚,害怕技術擴散從而搶了自己的“飯碗”。土耳其曾試圖購買美國的防空導彈系統、“捕食者”無人機,但均遭拒絕。中國這次闖進這個市場,美歐可能感到技術壟斷受到了嚴重挑戰,不能不發出強烈的反對之聲。
三怕鐵板一塊的北約軍事聯盟遭到撼動。美國和北約有關國家的對外軍售,歷來都不是單純的經濟或技術問題,總是和國際政治挂鉤,賣給哪個國家裝備總是被看作對這個國家的政治關照,也是國家間政治關系好壞的一個表証。
作為北約國家,土耳其和其他成員國一樣一直也享受著美國等國的特別關照,其主戰裝備都來自美國、法國和德國等。此前輿論按慣常思維認為,這個單子最大可能性是落入美國之手,而歐洲也有不小的機會。但這次土耳其恰恰未聽招呼,追求了一次獨立自主,將中國公司作為首選合作方,鐵板一塊的北約出了個“親華者”,哪能不令美國和北約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