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張立群(中)與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許耀桐(左)做客強國論壇
人民網北京11月13日電 (謝磊 朱書緣)11月12日,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閉幕,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會議有哪些內容和亮點,提出了哪些新觀點、新論述、新舉措?人民網強國論壇第一時間邀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和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許耀桐在線訪談,為廣大網友解讀三中全會公報。
張立群指出,十八屆三中全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成長、完善的一個新的歷史起點,是新的歷史時期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個行動的總綱領,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改革進程當中的新的裡程碑。從歷史的角度評價,改革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高度,表現出空前的勇氣和決心。許耀桐認為,三中全會對改革進程必將發生深遠的影響。推動改革從單一走向全面、綜合,六大領域、六大提法、六大改革一起全面展開﹔改革已經從表層到攻堅深化,要啃硬骨頭,拿頑瘴痼疾來開刀﹔改革從摸著石頭到更加注重頂層設計,把全面推進和重點突出結合起來。許耀桐認為“堅持改革,全面改革,深化改革,創新改革”是這次三中全會的四個關鍵詞。
談總體感受: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表述清晰且呈體系
三中全會會議公報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對此,許耀桐認為,這是一個新的亮點、新的突破。國家治理一是強調多主體,大家都是主體,國家管理者,這是主體。人民也是社會的主體,還有各組織、各單位,都是參加管理的一個方面的角色,都是主體之一,從過去的一個主體變為多主體﹔二是渠道多元,治理既有從上到下,也有從下到上,甚至可以從中間向上、向下延伸開來、鋪展開來,治理也表明了方式的變化。三是治理要現代化,更加科學、更加民主,同時也要更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
張立群認為,公報一方面表現了整體全面推進的特點,注意各項改革之間的相互呼應,包括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之間的相互呼應、包括市場體系的完善和政府職能轉變之間的呼應,也包括了社會管理體制改革和收入分配等等。另外,各方面改革的重點是比較明確。既注重整體性、系統性,同時也注重實踐性和可操作性。張立群認為,公報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改革的總目標表述非常清晰,而且呈體系。通過這樣制度上的完善,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而且要使這樣一些創造的成果更加公平的惠及全體人民。
談行政體制改革:讓市場發揮關鍵性作用關鍵要規范政府職能
張立群指出,市場如何發揮作用,在什麼樣的程度上發揮作用?很重要的取決於政府怎麼樣管和在哪些事情上管,如果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當中發揮關鍵性的作用,最重要的是要規范政府的職能,不該管的要堅決不管,該管的要堅定不移的管好、管出水平。公報特別強調要加快轉變政府職能,而且提出科學的宏觀調控和有效的政府治理。圍繞著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最重要的還是要把政府職能轉變,把政府對市場的監管能力加快提高,從事前的項目審批,加快向事中、事后的監管轉移。
張立群強調,科學的宏觀調控也非常重要。通過適時適度的宏觀調控來熨平經濟這樣周期性波動的幅度,盡可能的實現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這對於提高市場配置資源效率也是至關重要的。但是,這種科學的宏觀調控要更多的通過市場的傳導機制來表現、實現,比如通過價格杠杆、通過各種市場參數實現宏觀調控的預期目標等等。政府和市場的合理職能界定,兩個方面更好地分工和配合,這是使整個發展效率不斷提高、發展代價不斷減少的基本制度性保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