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強調的是,中國對外援助不附加政治條件並不是漠視受援國的人道主義問題,相反,正是基於重視人權,中國政府才從有助於改善民生的基礎設施方面加強援助,通過援助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項目和基礎設施,如學校、醫院、體育場館、公路、橋梁、鐵路、電站、船塢、港口、機場、郵電通訊設施等,切實幫助受援國提高生活水平和加強自主發展能力。中國的這一做法得到受援國的普遍歡迎。塞內加爾總統瓦德指出:“通過各種公平合理的合同,中國已幫助非洲國家建立了許多基礎設施項目,提高了數百萬非洲民眾的生活水平。比起西方批評者,中國人更有競爭力,較少官僚作風,更適合非洲。” 世界銀行2008年發布的年度報告也指出:“中國在非洲承建了大量橋梁、公路和鐵路。這些項目大多集中在自然條件艱苦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基礎設施改善極大推動了非洲經濟發展,投資環境日益改善。”
相比之下,西方附加政治條件的援助實際上是束縛了受援國的手腳,發揮的作用有限。以非洲為例,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西方國家和國際機構試圖通過附加條件推動非洲政策變化的結構性貸款,在改變非洲政策方面並不成功。九十年代以來,西方援助所附加的大量政治條件及其所推行的民主化進程並沒有使非洲國家的腐敗率下降。相反,許多非洲國家首腦為了獲得西方援助,不得不在言行上向華盛頓共識靠攏,直接縮小了其在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匯率政策以及貿易和產業政策等諸多領域的調控空間,降低了受援國自主發展的能力。此外,附加政治條件的潛台詞就是援助國比受援國更清楚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制度和方式。這種高人一等的姿態不僅不符合主權平等的國際法准則,也背離了經濟發展的內生性定律,招致了受援國政府和民間輿論的批評。烏干達總統穆塞韋尼、博茨瓦納總統費斯圖斯•莫哈埃等非洲國家領導人都曾要求西方停止對非洲國家決策過程的干預,不要根據西方的意願決定非洲的發展方向。
相關專題 |
· 理論書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