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100位基層干部群眾暢談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

2013年11月26日10:33   來源:黨建

朱文翠(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教授):“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短短數語吹響了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深化改革的號角,為我們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提供了更廣闊的平台。

白瑪曲珍(西藏林芝地區墨脫縣墨脫小學老師):在“分數壓倒一切”的現實情況下,標本兼治減輕學生課業負擔,需要社會、家庭、學校、老師的共同努力,還基礎教育一片藍天。

周鋒(貴州黔東南州人口計生委宣教科科長):逐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是根據形勢變化,在動態中調整生育政策,使其更加科學,更好地服務於國家改革發展大局。

易晶星(湖南張家界市環境保護局黨組書記、局長):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抓住了關鍵。張家界市擁有世界絕版的山水資源,要始終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多做有益嘗試。

李桃花(黨的十八大代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縣水利局副局長):對水流進行統一確權登記,制定管制界限,節約使用,將會大大改善和促進農村水利建設。

郭玉銀(江西鄱陽湖水文局水質室主任):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需要更多更細技術性指標作為支撐。今后要加強水資源的監測,加快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

李淑蘭(廣西桂林理工大學退休教師):深化生態文明,用制度保護環境,方向已經明確,關鍵抓落實。期待大家共同努力,共建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共鑄美麗中國夢。

李八斤(四川甘孜州雅江格西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副處長):科學測算資源開採承受能力,量化開採標准,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加強過多過度開發區域和生態脆弱區域的環境治理。

高永真(沈陽軍區“東方第一哨”連隊連長):三中全會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我們感到信心倍增,這必將有力推動富國與強軍兩個目標的同步實現。

畢萬昌(沈陽軍區“雷鋒班”班長):作為雷鋒傳人,就要始終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雷鋒精神發揚光大,為實現強軍夢匯聚正能量。

吳昌弟(海軍“水下先鋒艇”艇長):三中全會為中國未來繪制出了清晰的改革藍圖,我將帶領全艇官兵沿著強軍目標,立足水下崗位,苦練打贏本領,為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保駕護航。

朱步雲(海軍南沙守備部隊東門礁指導員):我們守礁官兵,哪怕是在遠離祖國大陸的滄海孤礁上,依然能感受到黨中央的堅強決心和帶領人民實現中國夢的堅定信念!

張宇(空軍模范空降兵連連長):作為黃繼光生前所在連隊的一員,我們要按照三中全會的指引,堅決攻克前進道路上一個個新的“上甘嶺”,為祖國改革發展貢獻力量。

汪建(空軍雷達某旅4營16站指導員):作為基層黨代表,我要帶頭深入學習三中全會精神,理直氣壯傳播黨的聲音,當好學習宣傳貫徹的排頭兵,在官兵中凝聚起擁護改革、強軍興軍的正能量。

曾愛軍(第二炮兵某導彈旅旅長):緊緊圍繞強軍目標深化改革的巨輪已經起航,我要不斷強化進取意識、機遇意識、責任意識,乘風揚帆,踏浪而行,爭做獻身改革的弄潮人。

白瑪堅增(成都軍區西藏77629部隊邊防四連哨所戰士):全會《決定》要求“拓展軍隊保障社會化領域”。我期待地方的超市和運輸公司、快遞公司也能到我們山下的營地開展業務,拉近我們邊關生活與內地的距離。

劉蘊鑫(吉林遼源市委組織部組織科科長):創新基層黨建工作,探索黨組織服務改革、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服務黨員的新方法,是我們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重點內容。

譚用發(安徽省委組織部人才處干部):現在,越是基層、越是艱苦的地區和艱苦的崗位,越需要人才。健全人才向基層流動、向艱苦地區和崗位流動、在一線創業的激勵機制,我認為非常必要!

王玉雲(廣東省委黨校黨史黨建部副主任、教授):全面深化改革,頂層設計必不可少,對頂層設計的遵從和信奉也舉足輕重,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以防止執行力問題上的“堰塞湖”。

蔣威權(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委外宣辦副主任):掃除“四風”,甚合民心、深得民心。健全改進作風常態化制度,編織好“籠子”是前提,用好“籠子”是關鍵,重中之重在於抓鐵有痕、久久為功。

韓家國(山東濟南市委組織部研究室干部):黨管干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敢於觸及自身利益,敢於使用競爭性選拔辦法,能上能下,能進能出,有利於把各類優秀人才凝聚到黨的旗幟下。

江玉橋(河南濮陽市紀委紀檢監察員):推動黨的紀律檢查工作雙重領導體制具體化、程序化、制度化,意味著紀檢工作體制一次較大力度的改革進入了實施階段,有助於對同級黨委“一把手”的監督,避免各種制度規定成為“稻草人”。

楊才康(四川天全縣人大常委會代表聯絡工作委員會主任):天全縣人大常委會將通過“三學(學法、學業務、學崗位技能),深入實踐,密切代表與人民群眾的聯系,努力推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時俱進。

胡耀良(上海楊浦區政協秘書長):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協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促使我們要認真研究政協工作的理論和實踐問題,不斷增強政協工作的生機和活力,促進政協事業創新發展。●

(本刊記者 翁淮南 劉文韜 張紀 張少義 王慧君 武淳 范紹峰 王群星 黃武 王仁鋒)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