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全國百家網站尋找“追夢人”報道(西安網)

印建幸事跡通訊

記者 董猛

2014年01月10日17:1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唐都新碑林博物館館長印建幸向記者介紹說,《秦始皇出巡圖》的拓片被法國總統希拉克和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收藏。我的那幅《貴妃斜倚沉香亭》被日本前首相竹下登收藏。

因為夫妻倆的畫作受到了市場的歡迎,許多人就建議他們繼續創作,搞一個當代新碑林,這也正好契合了他們倆的心願。從此,李鴻誠和印建幸就與石碑結下了不解之緣。

為什麼給博物館起名唐都新碑林呢?李鴻誠回答道,“有人說你們既然是在西安,十三朝也罷,全中國的歷史有多少也罷,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能有雄踞全世界的就是唐朝。你要是一叫唐朝,就把整個歷史都概括了,你干嘛不叫唐都新碑林呢。”

幾經醞釀,一個以唐人、唐詩、詠唐人的為主,反映長安建都十三朝歷史,融詩、書、畫為一體的新碑林藍圖在李鴻誠和印建幸心中形成。

印建幸介紹說,老碑林也有詩配畫的東西,但是很少,尤其是像這樣子把人物也表現出來是我們的一種創新。

好事多磨這個詞用到李鴻誠和印建幸夫婦身上,再合適不過。1985年,由於積勞成疾,李鴻誠患上了青光眼,到第二年他就完全失明了,而唐都新碑林的項目也多次在啟動之后因為種種原因又被擱置了下來。

“不想說那些事情,說起來就想掉淚,這個事情已經過去了。我們看到的就是今天,今天我最感到欣慰的就是把這些石碑能在大明宮裡頭豎起來。”提起李鴻誠的傷病, 印建幸還是有些難過。

在印建幸將石碑搬往大明宮前,記者曾到她的家裡去過,印建幸一家住在上個世紀70年代初建的樓房裡,房屋簡陋、狹小、昏暗,但就在這種環境裡,他們在潛心創作的同時,保護著這些石碑希望它們能重見天日。

印建幸希望這些石碑去它們應該去的地方,要不然在這個地方真的太可惜了。

印建幸說,30多年了,他們也曾想過放棄,但終歸舍不得,咬著牙就這麼堅持了下來。日子過得太清貧,一些人建議他們賣掉一些石碑改善一下生活,可是夫妻倆毫不猶豫地拒絕了。“曾經想過放棄,不是說沒有想過,想過放棄,但是走走,看到這些石碑又不忍心,它就跟我們自己孩子一樣,覺得應該給它找一個合適的地方。”

2012年,唐都新碑林場地終於敲定,落戶於大明宮國國家遺址公園。8月,唐都新碑林成立民營博物館終於通過了專家的評審。9月,博物館正式建成,面向游客免費開放參觀。

印建幸說“通過免費提供給大家一個參觀的機會,希望更多的人來支持關心這個事情。因為文化的事情,跟大家息息相關。”

印建幸希望將唐都新碑林建成一個愛國主義的教育基地,想把這些名族英雄都陸陸續續刻到石碑上去。他認為在努力實現中國夢的同時,中國人不能忘記過去,隻有牢記過去,才能激發更大的奔夢干勁。

李鴻誠女兒李自劼介紹說,鄭成功劍所指的這句話是鄭成功當時寫給荷蘭侵略者信中的一句原話。“台灣者,中國之土地也。”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隨著博物館的落成,更大的新碑林計劃在李鴻誠和印建幸腦海裡已經形成。這座室內博物館屬第一展區,緊接著他們還要建第二展區,創作面積更大的室外新碑林。

印建幸常說有一個夢想,希望在今后余生的這些年裡,把這些新碑林事業搞得輝煌壯大,希望能找到接班人來守護這裡的文化印跡。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吳思瑤、朱書緣)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