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証奇跡,感悟人生——展望未來兩岸發展
作為一個早期就在大陸留學的台灣學生,對於其他人而言,蔡秉憲可以算是一位“前輩”。他曾在《邂逅北京》中寫到:“在我的大學四年中,從2000年開始使用數字BP機,到2001年的文字BP機,再到2002年初班上竟然開始有人使用手機,最后2003年全班同學都有了手機的快速變化,讓我親身經歷了大陸飛速發展的奇跡。”那現在對他而言,大陸究竟意味著什麼呢?“一個人的經歷跟他的閱歷是非常重要的”蔡秉憲思考過后說道,“我很慶幸在當初四年的時間裡,就感受到了一個國家10到15年的發展歷程。驚嘆於大陸經濟的飛速發展之余,現在看來,我更加感謝自己親身經歷了這個社會變化,做一個努力的參與者要遠比霧裡看花的旁觀者棒得多。”
在從事服務於兩岸交流的工作中,蔡秉憲還有另外兩個身份——北京市海外聯誼會青年委員及北京市台灣同胞聯誼會名譽理事。“北京台聯的這個平台非常好,在藝術、文化等眾多領域,我們多次邀請兩岸的專業人士進行座談交流活動。通過聯誼,大家在交流過后都對彼此有了一個更加深入的認識”,蔡秉憲說道,“之所以多次提及‘深入’這個詞,我覺得北京台聯未來的工作重心將會在這裡,以后可能也會做些更具針對性的活動來推進兩岸之間的交流。”
“我覺得兩岸的關系其實很奇妙”,當談到如何用兩種身份來形容兩岸關系的時候,蔡秉憲這樣說道。“90年代,兩岸關系更像是‘窮親戚’,台灣會覺得大陸這邊比較窮,可是大家都是一家親。到了2000年以后,則變成是‘富朋友’,比較有距離感,更像是一個在自己身邊發家致富的鄰居。”談到未來的發展,蔡秉憲認為在未來的10年內,兩岸關系應該像是緊密合作的“兄弟”,越來越傾向於“務實”的和平發展。
一個人專注於一件事並非難事,但幾十年如一日的付出卻不得不讓人佩服。對於蔡秉憲而言,長久以來一直從事著兩岸交流的工作意味著夢想與堅持。“目前我們正處於發展的時代,如果我們堅持多投身跟貢獻於兩岸交流,收到的效果肯定會比任何一個時候都要顯著。一旦錯過這個時機,改變的力量跟效果就不會那麼的強勁。”
對於未來,蔡秉憲規劃了很多。從北京台聯方面考慮,他希望能夠更具指標性、針對性的加強兩岸深化交流﹔談到北大兩岸文化交流協會,他認為兩岸交流青年是關鍵,現在的努力是在為日后的發展培養中堅力量﹔而說到對自己人生的展望時,蔡秉憲笑言會“跟著走”。“可能當我能做的都已經做盡了,兩岸交流的關鍵期也已經完成了,我才會做一些自己的事情。但無論我將來做什麼,我也會一直關注著兩岸的發展,這已經成了我的一份牽挂。”(中國台灣網記者 吳曉寒)
記者手記:
初次約見蔡秉憲之前我就在想,他究竟長得什麼樣,因為韓國有個明星叫李秉憲。干淨、儒雅是他給我的第一印象,不同於溫暖的陽光、清新的綠草,他更像是一塊散發著淡淡芬芳的皂品,很舒服,不油膩。豐富的泡沫是他為此付出的努力,每一個泡泡都承載著他的希望與願景。付出的越多,他自己就會越變越小,就像現實生活中他是真的沒有自己的休閑時間一樣。隨著訪談的深入,我看到了一個堅定的他。數年如一日的堅持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的。他更像是一個微小而執著的螢火虫,在黑夜裡尋找著志同道合的伙伴,點點螢光足以照亮前方。很多人隻看到螢火虫閃著光,卻沒有看到那亮光背后拼命煽動的翅膀。這就是蔡秉憲,一個在兩岸交流道路上不遺余力奉獻著的美好使者。
2011年7月1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了出席兩岸萬名青年大型交流活動的青年代表。(資料圖片)
相關專題 |
· 中國夢·我的夢——全國百家網站尋找追夢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