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專題報道>>中國夢·我的夢——全國百家網站尋找追夢人>>中南地區

全國百家網站尋找“追夢人”報道(紅網)

張譯丹十年公益路:改變兒子 改變自己

2014年01月13日10:2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上一頁
張譯丹十年公益路:改變兒子 改變自己【4】
下一頁

為避免讓獨生子浩田養成自私的性格,張譯丹帶著他開始涉足公益,沒想到一做就是十年。

11月4日,她在紅網論壇發帖,記錄下了這十年的點點滴滴:2003年,與紅網“愛心家園”結緣,注冊ID“gake0596”﹔2004年開始帶兒子做義工,幾乎一個不落地參加所有“愛心家園”的活動﹔2006年,注冊新ID“琴聲悠揚”,繼續參與各種活動至今。

張譯丹還記得,第一次帶浩田參加“愛心家園”的活動,是與網友們一起去看望長沙市第一福利院的老人,陪他們聊天。

“回來后,我就感覺到兒子對生活有了不一樣的認識。”隨著此后活動的增加,特別是帶浩田赴山區調查、幫助貧困孩子的后,張譯丹發現,兒子的感受更深,“與那些孩子相比,他意識到其實自己很幸福,應該珍惜當下的生活。”

公益給張譯丹母子打開了另一扇窗,十年來,隻要時間允許,浩田都會主動要求和母親一起參與活動。

母子二人參加的愛心活動不計其數,讓她印象最深刻的是2009年3月,“愛心家園”聯手與長郡中學的高一學生組織義賣,幫助尿毒症患者張剛湊集醫藥費換腎的事情。

通過紅網“愛心家園”的推介,這個活動吸引了眾多媒體的關注,通過眾多愛心力量的集結,張剛成功完成了手術,到現在為止情況都很穩定。

“這個孩子很爭氣,愛心人士給了他活下去的希望,他也主動掌握了生活的技能,如今他自己在長沙開了一家理發店,可以養活自己了。”

與此同時,張譯丹也驚喜地發現,與同齡的很多孩子相比,現已17歲的浩田更為寬容、平和,對父母也更體貼。

“他不像有些獨生子女,習慣以自我為中心,相反很會考慮別人的感受。比如說,我們幾個家庭一起出去玩,去哪裡、怎麼玩,有時候意見會不統一,而浩田往往會主動尊重別人的想法。”

同樣的變化也發生在張譯丹自己身上,“與以前相比,我個人來說,為人處世會更寬容。作為母親,我不會要求兒子有多優秀,成績要多好,想想那些身有殘缺的孩子,我很感激命運,讓我的孩子健健康康。”

顯然,十年的公益之路,對張譯丹而言,帶給別人的快樂與帶給自己和家人的幸福同樣多。

張譯丹說,作為愛心家園“活動干線”的版主,很多人會問她,下一個十年,有什麼計劃要完成?

“沒有。”她總是這樣回答,“做公益不需要宏大的計劃,我從來沒有想過要做成一項很大的事業。善心和愛心不是一件讓人有壓力的事,也不是一定要在‘愛心家園’完成,而是在很多細微的小事中體現出來,任何人都可以做到。”

張譯丹十分認同愛心家園的理念——讓關愛成為一種習慣,“我從來都是抱著一顆愉悅的心去做愛心活動,從不勉強。”

或許,這就是她能堅持十年的原因。紅網“愛心家園”負責人盧靜說。(記者 廖潔)

追夢宣言——秉行“讓關愛成為一種習慣”的理念,十年來,我和平凡的義工們一起踐行著的愛心公益之路,鋪遍三湘四水。

分享到:
(責編:萬鵬、謝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