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雅佳
劉大銘和班主任以及同學
幸福躲在痛覺背后疼痛成為他創作的來源
骨折的危險,病痛的折磨,使劉大銘的生活中經常與床為伴。他趴在床上,坐在輪椅上,寫出了一篇篇文學作品。他曾經在蘇州詩會上朗讀《靈魂行者》之后,講了這樣一段話,“我覺得苦難是人生中必修的一門的課程,成功的背后是看不見的心酸,而勇敢的背后有著我們無法想象的磨難。每個人都應該在有限的時間裡,綻放自己無限的生命價值”。在2012年8月去意大利做手術之前,他與時間賽跑,寫下了《第十一次手術》。
在父母眼裡,大銘是個懂事又樂觀的孩子,“是我們的驕傲”。在老師心中,大銘是班級的精神領袖,每一位老師都記得大銘非常陽光的揮著手,說“老師好”的樣子。同學們評價他,樂觀強大,基本沒有低落的時候。大銘在去意大利做手術之前,常常在課堂上忍受著疼痛,甚至脊椎處被磨破,夏天更是長痱子。“大銘從來沒有說過自己很痛,隻有一次,實在痛得厲害,悄悄的告訴我,‘怎麼辦,感覺腰上裂了’。”同桌施瀟雨告訴記者。
大銘說,病痛的折磨讓他在磨練中獲得了新希望和新生活。痛苦帶給了他靈感,成為了他創作的來源。2012年6月,他的感悟式小說《幸福躲在痛覺背后》榮獲了“中國少年作家杯一等獎”。
2012年11月意大利手術歸來后,劉大銘推翻了自己《命運之上》之前的原稿,重新開始創作。這時,從生死線上奮力回來的劉大銘,創作的理念發生了轉變。“之前,我就想把自己所經歷的的痛苦呈現出來”,但是現在,他決定要在痛苦中追求快樂,讓這篇個人記敘中同時體現出,痛苦與快樂,失敗與成功。“讓和我一樣的人,以及正在遭受痛苦的人,看到新希望,用自己的故事,去感動和激勵別人。”高三學生,面臨著高考壓力,功課繁重,但是劉大銘坐在輪椅上,趴在床上,堅持學習高三課業的同時,在不到一學期的時間裡,完成了18萬字的自傳體小說——《命運之上》。正是這部小說,讓他成為了人民出版社最為年輕的簽約作家。11月中旬該書將正式出版發行。
希望能用文字幫助別人
在採訪中,大銘說自己需要的不是自上而下的關愛,而是平等互助,大家都是好伙伴,他更希望不要給自己貼上“自強不息”的標簽,他認為自己只是一名特別一點的普通高中生。他是NBA的忠實球迷,瞞著父親偷偷的熬夜看球賽,他最大的願望是上場打籃球。他從來不認為接受別人的照顧理所當然,他認為自己是幸運的,因為能夠讀書,能得到治療。他關心老師的身體健康,老師常為他貼心的短信感動不已,對他的評價都是樂觀積極,常常想到別人。大銘曾對高一時的班主任孫愛娟說,“老師,如果我能站起來,我一定會天天幫你到辦公室提電腦。”
劉信生校長視大銘為生命的勇士,認為他是西北師大附中的驕傲。大銘的老師說從大銘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同學們則尊稱大銘為“我們的霍金”。這個特殊的文學青年,也與同學嬉戲打鬧,看球賽打賭,談天說地、討論未來人格魅力感染著每一個人。他奮力與病魔抗爭,毫不退縮,証明了他曾經的一句話,“若人擁有頑強地地意志,便能夠突破現實的枷鎖,追求到自由地生命奇跡。”劉大銘在上學之余,將自己所經受的疼痛與掙扎,化作一個個鉛字,一篇篇作品。大銘希望,能用這些文字幫助和自己一樣在痛苦中掙扎的人。
相關專題 |
· 中國夢·我的夢——全國百家網站尋找追夢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