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記協網 高國全
張璋,光明網新聞中心編輯,一個參加工作僅三年的青澀女孩,她簡單、平凡。但是,在參加了2011年中國記協舉辦的中央新聞單位青年編輯記者延安行活動之后,她逐漸變得忙碌起來:報社的座談會、重回下盤石村建立基層聯系點、中宣部巡回報告會、赴寧夏西海固援助困難村民......她用嬌小的身軀,勇敢地擔當起一個新聞工作者的社會責任。
在2011年的中央新聞單位青年編輯記者延安行活動中,張璋所在的第一組住在了延安市延長縣張家灘鎮下盤石村。村裡的鄉親給她最深刻的印象始終是“非常淳朴”。她告訴記者,以前覺得“淳朴”是非常書面的文字,但是在陝北的小村庄裡,她和小伙伴們真切感受到了淳朴之美。比如那件讓她念念不忘的“小事”:同組的新華網記者在活動中,發現自己的相機鏡頭蓋不知什麼時候丟了,當時隨口和同行的伙伴說了一聲,也沒有特別在意。等下午採訪活動結束后,那位記者進屋時一眼看到鏡頭蓋居然“悄悄地躺在茶幾上”。細問之下,才知道了原委。原來房東大叔在下午兩三點的時候,頂著烈日,騎著摩托,在一片瓜地裡幫記者找回了那個小小的鏡頭蓋。
事情雖小,每每提及,張璋總是眼圈發紅。
幸福的日子總是很短暫。在下盤石村的五天四夜裡,她和鄉親們“同吃同住同勞動”,很快成了“一家人”:嘮嗑、採訪、下田地,她感覺很充實。而一張張不同面孔的“大叔大娘”更是對她和同行記者給予了無微不至的關照。回京之后,她依然和鄉親們保持電話聯系,村裡的志梅阿姨幾次來北京辦事,她都會抽空和其他記者一起熱情招待。
房東郝如榮夫婦曾感慨說:“你們下鄉的時間太短,很多村民還來不及去熟悉,很多事情還來不及去感受。但你們的言行舉止和工作態度讓我們很滿意,歡迎常回來,家門永遠為你們開著”!
鄉親們說到做到,當張璋帶著光明日報社的囑托來年再回下盤石村的時候,數十名村民們在村口以梆子舞表演的形式,歡迎她“回家”。
她因此常常感動落淚,並不止一次在文章中自豪地稱自己為“下盤石的女兒”。
援夢西海固 “巧合”中彰顯新聞人情懷
寧夏西海固,恐怕是很多人聽也不曾聽說的陌生之地。那裡自然條件極其惡劣,1972年曾被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認為是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之一。但是,因為一個“機緣巧合”,張璋毅然踏上了探訪之路。
機緣就是那次延安行的活動,由於表現突出,張璋在2012年3月參加了由中宣部組織的中央宣講團。在團裡她結識了來自中國社科院的林燕平老師。在赴各地的巡回報告會上,林燕平老師作的報告《我與西海固的不了情》感動了台上台下許多人,其中也包括張璋。
張璋說,一個偶然的問候電話,堅定了她要去西海固探訪的決心。她說,當時給林老師打電話,主要是要問候一下。巧合的是,林老師順口提到“何家老三”生病一事,並希望通過媒體這個平台讓更多的人知道在西海固那邊有一批群體,他們因為苦寂、生病沒有更多的人關注。
當時張璋剛剛工作才兩年,各方面經驗還很欠缺,具體怎麼幫助,通過什麼渠道幫助,她真是一點底都沒有。但是,她還是義無反顧地去了,而且是利用五一假期去的。“因為當時在宣講團裡我受到了很多媒體前輩的影響,覺得很多事情應該落實到行動中,同時出於對林老師的信任也特別想為這個群體做點事”,她堅定地回答。
張璋后來回憶,在救助“老三”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難以想象的困境,但她們始終沒有放棄。每次累得覺得撐不下去的時候,她總能想起林老師當初說的:“我們現在要做的事情是如何把一個真實的故事傳遞出去,如何去感動更多的人關注像“老三”這樣的人,如何喚起更多的人關注西海固的弱勢群體,而不是我們的努力是否能成功。即便是我們的努力沒有成功,這種努力也不會白費的。”
困難多,但熱心人更多。
為“老三”慷慨捐款的企業和個人、幫助聯系慈善組織、醫院的媒體人以及到機場接她們的大學老師……,張璋說:“他們的出現,每每在我們困惑迷茫的時候讓我們感到自己並不孤獨,在人性向善的光環下,一切困難都是微不足道的”。
后來,在社會各界熱心人的幫助下,“老三”被安全接送到北京住院治療,張璋除了及時發表多篇文章,為救助事件“鼓與呼”,還多次到醫院看望“老三”,並以個人名義捐助500元錢。
由林燕平和張璋發起的“援夢西海固”救助活動,很快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除了很多好心人捐款捐物,媒體也積極報道,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等多家中央媒體都專門開辟版面報道了她們援助西海固的感人事跡。
夢想需要實干 做有意義的報道
一個年輕的新聞人在下基層採訪的過程中,收獲了朴素的人民群眾的感情,在嗅到泥土芬芳的同時,也獲得了人生的成長歷練。
毫無疑問,從參加延安行到援夢西海固,對年輕的新聞人張璋而言是一段特殊的經歷。她向記者吐露心聲:“從下盤石獲得的最大收獲應該是對於自己的職業、自己的報道找到了意義,讓我能特別開心地享受這份職業和工作。而西海固是在下盤石所給予的過程中我想去回報、我想去付出,是一個踐行的過程。它教會我更多的是一種工作方式,讓我知道了自身的不足,和前輩還差得很遠﹔教會我怎麼去找報道角度,怎麼去選擇一種工作方式,怎麼去與人溝通。”
“我的夢想就是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帶著‘下盤石’給予我的‘禮物’做更好的自己!”張璋說。
相關專題 |
· 中國夢·我的夢——全國百家網站尋找追夢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