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正偉
晚清軍事自強運動注定只是曇花一現
縱觀古今中外軍備競爭的歷史關鍵時刻,時間是最為寶貴的戰略資源。和平時期,軍事變革都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但當戰爭來臨時,卻是山崩地裂、摧枯拉朽。因此,誰搶佔了應變先機,誰就多一分勝算。
1860年至1895年,國內政局相對穩定,實業經濟迅速發展,國外列強相互制衡,這些都為晚清時期的軍事轉型贏得了較好的外部環境和比較充沛的時間,但清政府卻沒有把握住。
其實在19世紀中葉,魏源在《海國圖志》、《聖武記》等書中就已經開始倡導設立船廠炮局、訓練新式海軍、制造商船、發展航運乃至保護僑民、開拓殖民地等思想,這比馬漢的思想早近半個世紀,但可惜沒有受到重視。
反觀日本,雖然其遲至1853年才被美國艦隊強行打開國門,但其覺醒改變的速度和力度卻遠勝於當時的清朝。從1853年開始,日本便積極購買軍艦,至1868年已累計百余艘,而此時清軍所購數量僅不足30艘﹔在日本“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天皇多次捐出皇室費用用於軍事建設,與清廷皇室挪用海防經費大興土木形成鮮明對比。
1886年,北洋艦隊部分艦船赴日油修。期間,中日雙方人員發生沖突,共傷亡84人,兩國關系急劇惡化,直至德國駐日公使從中調停,雙方才達成和解協議,史稱“長崎事件”。
1891年,日本為向中國示好,特邀中國海軍來訪。6月26日至7月18日,丁汝昌率“定遠”、“鎮遠”、“致遠”、“靖遠”、“經遠”、“來遠”六艦訪問日本。同年8月20日,日本艦隊回訪中國。
在這個過程中,“定遠”、“鎮遠”鐵甲戰艦的威力,令日本海軍深感憂慮,立即決定將日本海軍船隻擴增,以備與中國對抗。1892年,日本完成其軍備計劃,經過改造后的陸軍兵力在戰時可達23萬人,而海軍艦船總噸位達6萬多噸,並於1893年設立海軍司令部。
除了軍備成熟外,日本對中國陸海軍狀況也有清晰了解,日本人很早就有計劃地從事中國情報搜集工作,通過使領館官員的分析報告、軍事人員的觀察訪問,以及大批間諜活動,對中國的情況了如指掌。
1894年4月,正值中日甲午戰爭前夕,日本海軍司令部第二局刊出《清國海軍編制》,書中對威海衛、旅順海軍基地聘用國外教練人員均有詳細介紹,對中國海軍動態及軍力十分了解。
1894年3月29日,朝鮮東學堂起義爆發,原本是一起地區性的民亂,但等待時機侵華的日本果斷利用這一事件,引發中日甲午戰爭。
日本早就處心積慮,以圖謀取東亞霸業,相繼侵犯台灣、吞並琉球,又經壬午、甲申兩度兵染朝鮮,苦心試探。而中國正當晚清末世,暮氣沉沉、人才消糜、上下困乏,與日本交戰連接敗北,引來列強相繼瓜分。
1895年甲午戰爭的潰敗,標志著晚清軍事自強的全面失敗,雖然轉而在新式陸軍上繼續努力探索,但已難逃被時代拋棄的命運。歷史就像暗礁林立的大海,等到浪潮退去,晚清軍事力量這艘自身缺乏動力的舊船便永遠地擱淺在了島礁上。
(作者單位:73031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