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慶祥
力量轉移
在計劃經濟條件下,雖然其他力量發揮著重要作用,但行政權力的力量在我國社會發展中則發揮著主導作用。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以后,尤其是1992年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來,物質的力量或資本的力量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趨增大,人們稱之為“物質驅動”。改革開放之初,不少地方主要通過“物”的路徑即以物質資源的大量消耗來拉動經濟增長。歷史來看,這種路徑功不可沒,但這種路徑使我們面臨不小困局,即發展空間越來越小,發展道路越走越窄,付出的代價越來越大。由此,我們必須主動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由“以增長促發展”走向“在轉變中謀發展”。這裡的轉變,核心是轉向“人的自主創新能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這實際上意味著影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由物質資本向創新能力轉移,或由物質驅動向創新驅動轉移。
在人的自主創新能力中,有一種力量十分重要,這就是思想的力量。從哲學上講,人有兩種基本力量,即實踐力量和思想力量。思想的力量包含價值取向、思想觀念(理念)和思維方式。我們講的自主創新,應包括思想觀念(理念)創新和思維方式創新。
思想是時代的聲音
當今,一些西方政要鼓吹這樣的論調,認為我們中國隻會出口電視機,不會出口價值觀,說我們隻看重物質而輕視精神和思想。在這種情境下,西方一些國家向中國積極輸送他們的價值觀、思想觀念(理念),一些西方社會思潮及其思想觀念也對我國學術界產生了較大影響。這既反映出一些西方國家在思想領域掌握著話語權,也反映出我們還不大注重思想的力量。
其實,當今我國處在一個需要思想、需要精神、需要文化的時代,一個需要思想家的時代。我們這樣一個大的政黨、大的國家要站在世界的高峰,一刻也離不開思想的力量。今天,我們到了該提升民族理論思維水平並唱響中國思想的時候了。第一,在人的一切活動中,思想及其思想活動是總開關、總按鈕、總指揮。有思想才有思路,思路一定意義上決定出路。第二,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這種反作用也包括思想的反作用。1978年通過真理標准討論所強調的解放思想、恢復黨的思想路線,之后強調的生產力標准對我們重新認識社會主義,“三個有利於標准”對沖破“姓社姓資”思維定勢的阻擾,都發揮著巨大的反作用。第三,我們黨是一個注重理論武裝、思想指導的黨,需要用理論、思想指導治國理政。正確的理論、思想指導決定我們黨實踐的成敗。第四,今天我國改革處於攻堅期、深水區,要涉險灘、啃硬骨頭,必須具備理論思維,擁有思想准備。正像習近平總書記所講的,面對著十分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在大國執政,如果缺乏理論思維的有力支撐,是難以戰勝各種風險和困難的,也是難以不斷前進的。第五,今天,我們不少人的生存方式是物化生存,結果出現了精神懈怠。這些人多在物象世界層面看問題,很少從觀念世界層面看問題。因此,我們也要善於從價值取向、思想觀念(理念)、思維方式中尋找解決問題的突破口。領導干部應把運用理論思維來分析解決問題,看作一項基本功或看家本領。第六,當今中國社會需要從“情緒”走向“理性”,非理性或情緒化的方式會引起社會的某種不和諧、不穩定,需要用思想引導我們的行為。
相關專題 |
· 韓慶祥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