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第二屆全國基層團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浙江大學農學院:"農業春季博覽會"繪鑄青年學生"三農"夢

2016年01月26日16:4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浙江大學農學院:"農業春季博覽會"繪鑄青年學生"三農"夢

【關鍵詞】大學高職、中直、引導青年、促進青年成才、農業春季博覽會、青年成長、文化自覺

農業是經濟發展、社會安定、國家自立的基礎,糧食安全、生態安全關乎國家命運。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以下簡稱農學院)現共有團員總數1067人,設有研究生團總支、本科生團總支共有54個團支部,專職團干部3人。在綜合型大學裡培養農科人才,農學院團委始終把振興、繁榮“農文化”作為凝心聚力、創建一流的重要基礎,2007年以來,農學院團委針對國家戰略、現代農業發展和青年學生成長的內在需求,探索建立全新的文化展示、交流形式,開展了“農業春季博覽會”品牌活動的建設。活動不僅匯聚了學院部分最新最前沿的科研創新成果、最有價值的學術成就,更是學院文化日月積累和進步的見証。以此建立青年師生的文化自信和自覺,激勵青年學生“知農、學農、愛農”,建立服務國家“三農”事業的遠大志向和抱負。

一、源起

(一)目標

(1)繁榮浙江大學校園文化,體現綜合型大學多學科交融、浙大“兼總條貫”的文化精神特質。百年農學院所傳承和發揚的“農文化”是浙大校園文化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追憶我國千年傳統農業,感受學院百年沿革歷史,培養學生愛國愛院情結。暢想未來農業,加強學農人的信心與熱情,激發學農人的農業夢想,以國家發展為己任,緊跟國家發展步伐,為“中國夢”貢獻學農人的力量。

(3)通過農業春季博覽會系列活動的舉辦,改變大學生團員們對農業的狹隘認識,激發大學生團員們的實踐創新能力,建立大學生團員對新時代“農文化”的關注、回歸、認同、傳承,引導大學生團員們“知農、學農、愛農”,建立“服務三農”、服務國家建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4)搭建現代農業文化展示平台,匯聚了學院最新最前沿的科研創新成果、最有價值的學術成就,凸顯產學研結合的學院辦學特色。

(二)思路

(1)創新性:一個中心——注入新農業科技,激發干部新潛能,發揮組織新優勢,創新活動新形式,創新性地展示現代農業的內涵與魅力,增強“農文化”的吸引力、認同感、凝聚力。

(2)實效性:二個面向——面向助推共青團員的提升與培養,面向助推新常態下共青團的建設,提高團員青年的對團組織的認同。

(3)典型性:三個層次——構筑“知農”、“學農”、“愛農”三個層面的文化傳染梯度。知農,就是要讓廣大大學生團員在體驗農業產品、領略農業科技、普及農情農事、觀賞農藝表演等過程中,通過直觀的感受自覺了解農文化、關注農文化﹔學農,就是要讓大學生團員在知農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農文化的內涵與核心,了解農業的發展規律與內在要求,進行三農相關的調研學習活動﹔愛農,就是在知農、學農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形成心系三農、服務三農的責任感與使命感,積極主動地投身到農業科技進步和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去。

二、做法

(一)強化組織、整合資源,明確了項目工作機構和保障機制

農學院農業春季博覽會由學院黨委領導,團委負責,各系主任及學院辦公室、科研科、教學科共同參與協助,形成了強大的工作合力。項目主要由學院團委、學生會具體實施,充分體現並發揮了團員的主體作用。

(二)勇於開創、堅持傳承,舉辦了八屆校園裡的農業春季博覽會

表1 歷年來農業春季博覽會的舉辦時間和主題匯總

屆別 時間 主題

第一屆 2007年4月7日 走進現代農業王國,品讀現代科技魅力

第二屆 2008年4月13日 我們的責任,我們的未來

第三屆 2009年5月23日 綠色引領時尚,創新推動進步

第四屆 2010年5月9日 百年農學, 今朝璀璨

第五屆 2012年5月20日 新視角、新農業、新生活@農時代

第六屆 2013年5月10日 求是創新路,逐夢求是村

第七屆 2014年3月21日 春暖紫金,博閱農彩

第八屆 2015年4月10日 奔跑吧,新農人

博覽會展示了農業科技新產品,科學研究動態方向和新成果。主要包括

1、總展區:學院歷史文化圖冊,學科、專業、人才介紹展板,學院科技文化成果展板,學院教師出版的書籍、優秀教材,學院專業視頻等﹔

2、宣講區:中央一號文件政策宣傳,學院服務新農村建設的成果展、走進新農村調研成果展,轉基因食品的介紹宣傳,中國茶區地圖及六大茶類知識普及﹔

3、植保專業展區(求是植醫館):珍貴昆虫標本(包括西遷時制作的),草莓、鐵皮楓斗等組培苗,微生物保鮮劑,降解塑料等污染的微生物試劑等﹔

4、農學專業展區(求是糧倉):彩色棉制品,轉BT大豆水稻、基因芯片、各品種大米等﹔

5、園藝專業展區(求是蔬果園):食用菌(如靈芝等),蝴蝶蘭,植物嫁接嵌合體,“芳”系列的西瓜,特色蔬果、花卉等﹔

6、茶學專業展區(求是茶館):茶學系的各種原生茶葉,爽茶含片、茶仕利口服片、茶弈寶、茶美容膠囊、茶多酚提取物、茶黃素、茶飲料、茶花制品等﹔

7、應用生物科學專業(求是科技館):螺旋藻制品,浙大健康米家族,高多糖冬虫夏草菌,轉基因水稻和彩色草等﹔

8、園林專業展區(求是花園):包括觀賞植物介紹,園林學生測繪作品、園林學生繪畫作品等﹔

(二)注重創新,增強互動,博覽會在繼承與發展中不斷完善

博覽會以大學生團員為主體,八年來展現形式不斷創新以貼近90后大學生團員們的思維習慣,並在活動過程中激發團員們的創新創造力、增加活動的展示度。博覽會活動陸續設置了學生創意作品展區,如園林學生的設計作品展、蔬菜陽台、有機生菜等創新創業的成果展等,增設了茶藝表演、插花展演、“雕刻春天,拼貼自然”的植物拼貼畫大賽、攝影作品大賽、專業舞台劇(PCR之歌)展演等。

為豐富學生的體驗感,博覽會各展區增設了許多互動環節,如宣講區的中央一號文件知識問答,茶學展區的“識茶”、“品茶”、“猜茶”環節逸趣橫生,以及現場炒茶專區、谷物試吃、昆虫食品品嘗、扦樣比賽、水果糖度測定、生態瓶制作等等,進一步為大學生團員提供立體、直接、浸潤式體驗農業的機會與空間。

(三)著力深化,不斷延伸,開展系列活動提升品牌內涵和成效

學院在成功舉辦春博會的思路與基礎上,配套開展了具有“農文化”特色的系列活動,以滿足大學生團員們深入“知農”、“學農”的需求,進一步培養“愛農”的情懷。

對於學院的學科和專業介紹,除了博覽會現場展示,學院每年舉辦“知院、愛院”採訪征文活動,組織同學們走訪學院教授、校友、退休教師等,通過採訪征文評比和共享的形式進一步增進對學院和學科文化的了解。同時開展了“品讀農學”系列沙龍、“農學名師大講壇”等系列活動

對於農事及基本農技操作部分的普及,除了博覽會現場的苗木展覽、培養皿展覽、扦樣操作互動等,學院開設了“開心農場”項目,學生可在面積達15畝的校內實驗教學基地裡開展自主創新實驗,並建設相應的網上交流平台。

此外,對於農業新產品和創新創業新進展的介紹,學院舉辦了“品味農學”(舌尖上的農學院)專場游院會活動﹔對於團員關於農業創新創業新進展的興趣,學院指導成立農業創新創業協會開展走進農企系列活動和創業項目評比展示活動﹔對於團員深入探究國內三農問題的需求,每個假期學院大規模組織團員深入農村、農企、農戶和國外農場開展實踐調研活動,並指導浙江大學學生三農協會開展“新農村圖鑒”等拍攝編纂工作﹔對於國內外農業發展的進一步了解,學院每年暑期開展赴美國的暑期交流實踐項目……通過以上活動的組織開展,進一步補充完善了博覽會活動項目,強化了品牌活動的成效。

三、成效

(一)創建了激發團員“知農、學農、愛農”熱情與動力的新形式

農業春季博覽會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做到了學術與趣味同台、傳統與科技並舉、創新與特色共存,增強了新時代的大學生團員對農業問題和領域的關注,引導團員了解“三農”,提高投身現代農業、新農村建設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在各類創新創業大賽中頻現大學生團員參與農業科研創新項目。以蒲公英創業計劃競賽為例,2013年作品申報統計農學院學生申報了12項,為參賽作品最多的院系,2014年復賽作品中有9項農業創業的作品,各個創業學生團隊的隊長分別來自農學院、建工學院、竺可楨學院等多個學院。

(二)提升了農科團員的認同感、歸屬感和文化自信力

項目的開展增強了本院學生對專業的認同感、歸屬感。7年來,學院學生在農業相關行業的就業率穩定在60%-80%的區間,團員投身三農、服務三農的熱情不斷提升,7名團員在2013年浙江大學大學生團員村官選錄后入職,佔學校當年入職村官人數的半數﹔學院團員的文化自信力、綜合競爭力不斷增強,2012年我院學生擔任隊長在哥倫比亞大學商業大賽中獲得一等獎,2013年學院本科生獲iGEM(國際遺傳工程機械大賽)亞洲區金獎、全國植物生產類大學生團員實踐創新成果一等獎。

(三)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品牌,傳播“農文化”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

八年來,春博會得到了學校各級部門的大力支持和積極配合,深受學校廣大師生的喜愛和好評。隨著系列活動在展示型功能性等方面不斷提升,相應配套活動的深入開展,參與博覽會活動以及“知院愛院”採訪征文等系列配套活動的參與度均逐年增加,逐漸形成了以“春暖花開季節,相約農業春季博覽會的師生整體印象,成為了學院學生工作的品牌活動,也是學院面向全校,乃至全社會展示辦學成就和精神風貌的窗口之一,並向全社會展示了浙江大學的辦學成就和整體精神風貌。

學院農業博覽會活動得到了學校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校黨委領導批示一次,《浙江大學報》等媒體多次報道。第四屆春季博覽會,時任學校黨委張曦書記親臨指導,聽取對現代農業新產品開發的詳細介紹,對活動的開展成效給予了高度肯定,並寄語農學院的發展更加美好﹔第七屆春季博覽會,時任校黨委王玉芝副書記蒞臨博覽會現場,並表示“農學院舉辦春季博覽會,回顧百年歷程,展示學院風採,推進農學科普,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2015年春季博覽會現場,校黨委任少波副書記在春博會“夢”展區留言“綠色空間,放飛夢想!”

四、創新啟示

我們將根據已有經驗總結,在未來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挖掘農業中的優秀傳統文化,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我國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國家,農業文明深刻地影響了中國傳統文化。今后,我院將通過介紹我國傳統農業時期的日常耕作生活、傳統農具的沿革歷史以及先進的耕作技術,闡明糧食安全在國計民生中所佔的重要地位,激發團員的民族自豪感。從我國悠久的農業史中學習勞動人民吃苦耐勞、自強不息、尊重自然、與時俱進的優良傳統,自覺地繼承並發展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把人生追求同祖國和民族的前途命運聯系起來,在服務祖國、服務人民的實踐中充分發揮自我。

(二)增強對學院教師工作的宣傳,培育團員服務社會之志

學院師生學農愛農,服務國家和社會, 科研工作中有杰出的貢獻,在廣闊的三農舞台中涌現了一大批服務三農的典型人物和事跡,以此樹立起回饋社會的責任意識﹔學院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各崗位上辛勤付出的工作者。通過展示這些工作者的事跡,以融融師生之情,建設良好的校園氛圍,培養團員感恩之心,塑造團員的健全人格。

(三)激發團員求是創新精神,為“中國夢”貢獻力量

現代科技日新月異,農業領域也在現代化道路上不斷邁進。通過展示立體生態農業、智能化農業、節約型農業、綠色農業等現代農業未來發展的美好藍圖,同時邀請學生、老師共同描繪“我眼中的未來農業”,將科技融入未來,對農業進行全新的詮釋和定義。在互動中改變廣大學子對農業的狹隘認識,開闊視野,喚起團員獻身農業的熱情,激發團員心中成長成才的夢想與三農事業相結合,統一於中國夢的偉大實踐。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沈王一、謝磊)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