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嚴書翰:中國共產黨發展理念的演進與創新【2】

2016年03月03日13:32   來源:《人民論壇·學術前沿》

原標題:中國共產黨發展理念的演進與創新

當年我們黨把發展理解為現代化,把現代化等同於工業化或工業社會等,雖然從今天的眼光看,這些認識還沒到位,但是,這些認識是非常寶貴的,體現了我們黨當時的認識水平,是符合馬克思主義的。從這些認識中可見,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對中國一定要走上現代化發展道路,始終抱有強烈願望並充滿自信。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向全世界發出這樣的豪言壯語:“我們不但善於破壞一個舊世界,我們還將善於建設一個新世界。”③毛澤東還指出:“從我們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們的眼睛就要向著這個城市的生產事業的恢復和發展。”

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國建立起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這時期我們黨對中心任務是發展的認識仍然是清醒的、正確的。毛澤東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指出,革命時期的大規模的急風暴雨式的群眾階級斗爭基本結束。並且明確指出,我們的中心任務是“向自然界開戰”,“建設我們的新國家”。

在我國這樣經濟文化落后的東方大國搞社會主義建設,是一項全新的實踐。由於這時期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的認識還知之不多、知之不深,加上當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限制和復雜的國際環境的影響,黨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和對發展理念的認識發生了挫折,特別是發生了“文化大革命”這樣全局性、長時間的錯誤,毛澤東關於現代化發展的正確思想沒有得到貫徹。但是,毛澤東對發展理念的最初認識,尤其是艱辛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理論成果,為后來我們黨對發展理念認識的不斷推進和創新,提供了理論來源和寶貴的思想資料。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對發展理念認識的不斷推進

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黨的歷史上第二次偉大轉折。這一時期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在發展問題上解放思想,撥亂反正,由此開始,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也由此開始了黨對發展理念認識的不斷推進。

鄧小平指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發展太慢也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就是要消滅貧窮,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發展才是硬道理。在社會主義國家,一個真正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在執政以后,一定要致力於發展生產力,並在這個基礎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鄧小平論述了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一定要重視綜合平衡,防止單打一。要讓一部分人、一部地區先富起來,先富要帶動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區域發展要堅持兩個大局的發展戰略。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實現我國現代化事業的全面發展。在鄧小平領導下,我們黨制定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尤其是鄧小平在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和世界社會主義興衰成敗的基礎上對社會主義本質做了新的概括: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從而把黨對發展理念的認識提高到新的科學水平。

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后,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根據國內外形勢的發展變化,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對我們黨肩負的發展使命和發展理念有進一步的認識和論述。江澤民強調,對於“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黨的基本路線,一要“堅定不移,毫不動搖”﹔二要“全面執行,一以貫之”。他還指出,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發展決定人心向背,要堅持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要把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作為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都要正確處理好的重大關系。社會主義社會是以經濟建設為重點的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社會,要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黨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鑒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提出了科學發展觀。這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於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以人為本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十七大指出,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始終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要求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求繼續深化改革開放,要求切實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十七大后,在全面總結黨領導人民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實踐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了科學發展觀。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在當代中國,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要求,就是堅持科學發展。要更加注重以人為本,更加注重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更加注重統籌兼顧,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從而豐富發展了黨的發展理念。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黃瑾)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