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鄉鎮村、北京朝陽、引導青年、服務青年及維護青少年權益、創新活動陣地、調動團員青年積極性、社區青年匯、流動青年團支部
老君堂新居民之家社區青年匯是共青團組織聯系、服務、凝聚老君堂村及周邊流動青年的首批全國示范性青少年綜合服務平台,老君堂社區青年匯團支部自2011年5月成立以來,創新服務模式,強化思想引領,切實幫助流動青年解決實際問題,充分發揮“組織終端、青年身邊”的陣地作用,積極擴大團組織的影響力,幫助流動青年成長,並在長期的工作中不斷積累工作經驗,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開展模式。老君堂社區青年匯團支部始終把對流動青年思想引導工作作為頭等大事來抓,不斷加強宣傳思想政治工作,在求真務實的基礎上實現開拓創新,依托日常服務寓教於樂,對青年進行組織引導,努力實現“兩個全體青年”的工作目標。
一、源起
老君堂村位於北京市朝陽區東南部,戶籍人口不過2400,流動人口卻接近4萬。每天傍晚時分,村裡儼然是一個小城鎮,小吃攤前、各種小館子裡都擠滿了人。人多,問題自然就多,各種觀念、利益訴求,甚至矛盾交織在一起,形成了城鄉結合部一道獨特的“景觀”。
2011年4月,為貫徹落實市領導和朝陽區專項工作會議關於“共青團走在前面,做好生活困難青年流動人口幫扶試點,相關部門做好日常工作、給予指導支持”的要求,十八裡店地區的“社區青年匯”在老君堂應運而生。所謂青年匯是共青團組織聯系、服務、凝聚老君堂村及周邊青年的綜合公益服務平台,匯青年、匯活動、匯信息、匯力量、匯服務是她的活動宗旨。她的主要職責用一句話概況就是:服務好轄區內的非戶籍人口,確保地區的和諧穩定。即深入青年群體,了解他們訴求和思想動態,根據他們的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服務工作。在此基礎上引導他們形成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擴大青年匯的影響力,推進社區黨團建設,擴大團組織的覆蓋面,更好地維護地區穩定。
二、做法
(一)需求導向,搭建組織框架
老君堂·社區青年匯依托原老君堂村文化活動中心改建而成,在原有設施的基礎上,增添新的項目,並逐漸探索出自己的運行模式,形成了就業信息發布、生活信息交流、文體娛樂服務等常規項目。自青年匯成立以來,每周堅持開放4天以上,每天開放10個小時,同時,通過微信群、QQ群、12355短信平台等方式讓青年能夠更便捷地了解活動信息。
因為服務對象太多,青年匯成立之初主要服務對象是“80后、非京籍、低收入的大學生”。青年匯成立之初,因為沒有工作經驗可以借鑒,大家完全是摸著石頭過河,怎麼找到服務對象,面對面的了解他們的需求,成了青年匯成立后的第一項主要工作。確定了工作思路后,青年匯的社工開始挨家挨戶採集15項基本信息,建立第一手的台賬資料。也正是借助他們收集的第一手資料,他們摸索並初步形成了青年匯的雛形:針對他們想學習充電的需求,成立了“培訓教室”,對他們進行就業、技能培訓﹔由區文化委牽頭,區圖書館提供2000冊圖書(每半年更新一次),成立的“牽手圖書室”成為青年人放鬆心靈的港灣﹔針對他們對就業信息、健康狀況及休閑娛樂的需求,成立了青年匯的“就業信息發布區”、“健康自測小屋”“開心花園”和“君友游戲吧”等輔助功能區﹔針對村裡缺乏健身器材的現狀,青年匯充分發動社會力量,由閩龍陶瓷贊助健身器材成立的“閩龍健身匯”,成為他們強身健體的好去處。
在走訪調研中發現,政治面貌一欄填寫為“共青團員”的青年有574人,但是多數團員青年的團組織生活基本都是中斷的,在這種情況下,老君堂社區青年匯於2011年5月成立老君堂社區青年匯流動青年團支部。支部書記由時任青年匯專職社工馬恆擔任,選舉產生了老君堂村大學生村官周穗為支部副書記,老君堂租住青年、河北省承德市平泉縣駐京團工委書記賈武為支部組織委員,老君堂小學支教老師王麗敏為支部文體委員,老君堂租住青年趙坤為支部宣傳委員。第一屆團支部發展16名骨干青年進入支部,激發大家的組織歸屬感和榮譽感。支部的成員也都成了社區青年匯的重要工作力量。大家逐漸完成了從一個被服務者到服務者的轉變,在青年匯組織的各項活動的時候,從活動設計、宣傳推廣、現場執行等環節,都能看到他們的影子。他們現在在提到青年匯的時候,總是這樣開頭:我們青年匯......
(二)寓教於樂,提升服務質量
隨著青年匯影響力的逐步擴大,他們除了堅持青年匯的日常活動外,團支部成員經常聚在一起,根據黨政社會熱點、節假日特點以及青年需求點開展特色活動。他們先后組織開展了“老人摔倒該不該扶——主題沙龍討論”、“紅色電影展映”、“搖滾紅歌會”等主題活動,用青年人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主題活動,進行思想引導。
此外,他們還將活動中心向周邊村庄前移,隻需其他村庄提供演出場地,演出用的樂器、服裝、道具等都由青年匯負責。這些活動一方面起到了宣傳、思想教育的作用,同時也培養了一批熱愛文藝的年輕人,加快了他們向青年匯靠攏的速度。如“搖滾紅歌會”、“我的青春向太陽——紀要念建團90周年”等文藝巡演,把思想引導和實際活動結合起來,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同時,青年匯堅持“辦活動,重引導”的工作理念,每次電影播放前,先播映一些甄選出的防災減災、公益宣傳短片。這些短片通常隨著季節,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在大型活動設計時,把“愛國、創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融入到活動主題中,通過青年人自編自演的節目,如情景劇、小品、相聲等方式普及法律常識、《勞動合同法》的相關內容,對青年人進行教育、引導。
在服務青年的同時,團支部也開始將服務的觸角向廣度和深度延伸。如推出“課后四點班”,開展打工子弟親情陪護,在做好打工子弟服務工作的同時,招募志願者對未成年人進行權益保護、安全自護等課程講解,受到了很多家庭的歡迎和追捧﹔周一至周五組織周邊的老年朋友們到活動中心鍛煉身體、玩棋牌游戲或者組織養生飲食培訓、青年匯還與周邊的企業單位進行聯誼,組織“相親交友活動”,為年輕朋友們牽線搭橋。目前,青年匯已經形成了日常活動為主體,特色活動為補充的運行模式,服務的質量有了明顯的提升。
(三)興趣搭橋,“組織”回饋組織
在青年匯中心,有一堵貼滿了多種顏色、不同形狀紙條的牆特別顯眼,它就是團支部成員們設計的的“信息港”。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各種信息,如文體活動征集、興趣小組招募、二手物品置換,甚至包括房屋租賃等信息。“我們從不稱他們為‘流動青年’,而稱他們為‘在京創業的朋友’。”專職社工笑著說。正是朋友間的真誠,青年匯對朋友的興趣愛好採用“鼓勵+引導”的方式,秉承著“你發起,我服務”的“自組織”管理理念,在保持現有組織正常開展活動的前提下,在團支部下面形成了如青年匯樂隊、騎行俱樂部、足球隊,籃球隊、瑜伽班等12個特色自組織和興趣小組。這些自組織既豐富了青年人的業余文化生活,又架起思想溝通的橋梁,團結了地區青年人向組織靠攏的凝聚力,實現了“培育組織,自我服務冶的工作目標。
2012年的“7·23”暴雨當天晚上,團支部成員自發通過QQ群、微信發送提示短信,告知大家留意房間是否有漏水、 漏電或進水的可能性,支部書記馬恆、副書記周穗、組織委員賈武來到青年匯,將青年匯培訓教師的桌子臨時搭建起了備用床鋪,“如果您的家中出現了漏水、進水的情況,隨時歡迎您到青年匯來,這裡有不算舒適的臨時床鋪,干淨的熱水,好看的影片,這個暴雨的夜晚,社區青年匯陪你一起渡過...”這條暖心的群發短信,當天收到50多條感謝的回復...2012年“9·18”期間,北京很多青年加入到了反日游行的隊伍中,支部第一時間通過12355平台、QQ群、各青年自組織對青年發起倡議,理性表達訴求,並與9月16日晚組織召開了支部擴大會議,邀請了北京團市委干部及部分明確表達要與當日參加游行的青年,大家一起坐下來討論對此次事件的想法,情緒是激烈的,但是最后留下的是理性的愛國表達方式,918當天,一些青年人還自發到人員密集處維持秩序、維護社會治安…… 一件件小事是青年匯流動青年團支部工作成果的見証。
(四)專心專業,幫扶特需群體
2013年12月,老君堂社區青年匯專職社工也是第一任團支部書記由於工作調動到了朝陽區社區青年匯運營支持中心,前來接班的專職社工劉孝峰是一名心理學專業畢業的學生,如何在前任支部書記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為特殊青少年群體提供好切實服務成了劉孝峰的首要任務。
劉孝峰首先將服務對象鎖定在了周邊殘障青少年家庭,特別研究討論並實施開展了“二對一重點幫扶社會關懷活動”。重點幫扶社會關懷活動以兩名社會志願者針對一名殘障青少年進行服務的方式,以周為時間節點,定期進行家庭入戶關懷,做到了時時了解,隨時發現,及時解決的工作目標。在活動開展中,通過流動青年團支部與地區愛心企業潮星集團團支部結對形式,為受助家庭提供資金幫扶。
涉案未成年人的審理和后期社會再融入問題一直是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的重點工作。在劉孝峰的帶領下,團支部與駐村派出所民警徐淼建立聯動服務機制。做到了在接到相關需求未成年人案件電話之初,兩小時之內到達相關派出所,在案件中未成年人合法監護人未能到場的情況下充當涉案未成年人的臨時監護人,維護其合法權益和司法公正,並為涉案未成年人提供情感和精神支持……到目前為止共服務涉案未成年人37人次,服務時常共計130多個小時。
2015年4月,老君堂新居民之家社區青年匯六點青年團支部召開屆大會,選舉劉孝峰擔任支部書記,駐村民警徐淼擔任支部宣傳委員。
三、成效
截至2016年1月,老君堂新居民之家社區青年匯流動青年團支部團結服務地區青年超過6萬人次,為3100名流動青年建立了服務檔案,開展各類活動860余次。老君堂社區青年匯作為全市社區青年匯工作的標杆,在2013年3月,以全市綜合排名第一的成績獲得“北京市首批示范社區青年匯”稱號,2013年5月,團支部獲中共北京市委頒發的“北京市第十一屆思想政治工作優秀單位”稱號。第一任社工馬恆獲得第26屆“北京青年五四獎章”和朝陽區優秀人才獎,2013年6月,馬恆以老君堂新居民之家社區青年匯流動青年團支部書記的身份當選為共青團的十七大代表﹔第二任支部書記劉孝峰獲2013—2014年度北京市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先進個人。
四、創新啟示
做基層服務工作,尤其是青年工作,隻有以心換心,才能贏得他們的信任。一年多來,面對青年匯這個新生事物,大家從質疑到嘗試,從走近到融入,從享受服務到主動支持,大家對青年匯的態度也伴隨著老君堂村綜合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在工作開展中團支部講求“時尚”,用廣大青年喜聞樂見、易於接受、時尚活潑的方式開展青年匯的工作,吸引青年、凝聚青年﹔在面對青年時團支部講求“真誠”,站在青年的角度考慮問題,用真誠的態度感染青年、用真誠的語言傳遞信息、用真誠的活動服務社會﹔在面對未來發展時團支部保持“勇氣”,充分認識到青年工作的時代性、創新性,永遠保持青春的勇氣,善於思考、敢於創新,帶領廣大青年擔起推動創新創造的生力軍的重擔。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