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專題報道>>第二屆全國基層團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創新心語

搭好青春舞台 增強青年的獲得感

——記長沙高新區團工委書記銀紅玉

2017年03月09日15:3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長沙高新區團工委書記銀紅玉工作照
長沙高新區團工委書記銀紅玉工作照

“團干部要強化以青年為主體的工作思維,傾聽青年心聲,滿足青年需求,才能贏得青年。”

“互聯網時代,重要的不是給青年提供多少具體的產品,而是為他們搭建多大的舞台,激發他們自身的潛能,增強青年的存在感和獲得感。”

長沙高新區非公企業團建聯組工作法立足於園區非公企業聚集、中小微企業眾多、青年需求多元化、團建發展不平衡等現實基礎,堅持區域相鄰、行業相近、資源互補、平台共建的原則,將非公企業團組織劃分為若干個工作聯組,通過聯建共享,實現以大帶小、以老帶新、以強帶弱、共同發展。該區團工委書記銀紅玉,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博士研究生,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先后在高校、園區、街道多崗位工作,擔任專兼職團干部十余年,善於在實踐探索中總結提升。她認為,新時期園區共青團工作,必須緊貼園區產業發展方向,圍繞黨政中心,立足青年需求,創新園區團建組織形式和工作平台,激發團組織自身活力和青年內在潛力,從而增強青年的存在感與獲得感。

善於將工作難點變成工作亮點。團干部應有敏銳的危機眼光,發現工作中的危與機,所謂危中有機,機會往往蘊含在工作最薄弱處,越是工作難點,則越可能成為工作特點與亮點。高新產業園區共青團工作,重點是企業,難點也是企業,特別是非公企業。園區非公企業數量多、分布散、規模小、思想認識不到位,團建基礎薄弱。破解非公團建難題,是我們工作的動力所在。近年來,黨工委先后出台《關於進一步加強黨建帶群建工作的意見》、《關於進一步加強群團工作的意見》,團工委通過黨群聯組、主動服務、思想引領、活動穿線等方式,每年新建非公企業團組織20家以上,穩步擴大團組織覆蓋面,全區累計建立非公企業團組織325家。通過31個聯組平台,將共青團工作覆蓋到全區1000余家非公企業、十多萬團員青年,非公團建成為長沙高新區共青團工作的特色與亮點,構建了一個體系,夯實了一批組織,錘煉了一支隊伍。

善於將工作對象變成工作力量。園區共青團工作人手少,既無獨立的工作機構,也無專職團干部,非公企業團組織不健全,團干部隊伍不穩定,素質不平衡,一直是制約非公團建工作的瓶頸。而園區企業青年人才聚集,是我們的優勢,也是一批可依靠的資源力量。要創新思路將企業團干、青年人才籠絡到區團工委周圍,成為我們工作的左膀右臂。實施聯組工作法,通過跨企業設立工作聯組,面向全區選拔優秀團干部兼任各聯組組長、副組長,成立聯組工作委員會,區團工委新增31個工作組、95名正副組長,幾百名聯組兼職委員、社團負責人及青年骨干,大大充實了園區共青團工作力量,成功實現將“工作對象”變為“工作力量”的轉身。

善於將工作產品變成工作平台。俗話說: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傳統共青團工作側重於提供具體的活動,輸出工作產品,而產品的受眾、影響面往往有其局限性。互聯網時代,組織平台化趨勢越來越明顯,通過輸出平台,將組織的觸角延展、輻射拓寬、聲音放大,才能獲取最大的工作效益。非公企業團建聯組工作法,實現了由輸出團建產品轉變為輸出團建平台:31個工作聯組,31個工作平台,通過優化環境、搭建舞台、捆綁發展、個性服務,為幾百上千家企業開展共青團工作提供了政策、資金、人力、物力的支持﹔基層團組織依托聯組,建立興趣社團、學習小組等各類青年自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自主活動,搭建個人成長的平台、自我展示的舞台,增強了廣大團員青年的存在感和獲得感。

我們已進入一個嶄新的互聯網時代。這個時代,人人都是麥克風﹔這個時代,人人都可做群主﹔屬於團干部“振臂一呼,雲集者眾”的輝煌歷史一去不復。這個時代,不怕團組織不跟黨走,就怕青年不跟團走,擺在團組織面前的,是如何贏得青年的存亡考驗。這一考驗,在機關事業單位尚有黨政支持,在非公企業猶如大浪淘沙。這個時代,團干部切不能脫離青年、固步自封,要常懷生死存亡的憂患之心,主動把握時代脈搏,把握本地本單位團青工作實際,努力攻克工作的痛點,著力尋找工作的爽點,才能順應群團改革浪潮,推動工作創新發展。

相關鏈接


湖南長沙高新區:“聯組工作法”強力推動基層團建

下一頁
(責編:沈王一、王金雪)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